張飛撫摸著虯髯,悻悻的道:“難道眼看著別人封侯稱王,你我兄弟傻傻的什麼也撈不到?”
劉備胸有成竹的道:“非也,愚兄這就上書一封,拒受平原王之爵。請天子改封青州刺史,當然,朝廷未必會答應。換一個濟南國國相,或者泰山郡太守也算不錯!要麼把兄長的平原王降為平原侯,反正這王位絕不能接受。”
兄弟三人計議完畢,連夜修書一封,派人送往洛陽呈交天子。當然,最終做出決定的終歸是董卓,年幼的天子只是一個提線木偶而已。
當劉辯聽到這個訊息的時候,同樣也懵了,90的智力仍然有點不夠用。
“賈詡這傢伙果然沒有辜負毒士之名,這一出封王之策當真是巨毒無比,這一付毒藥只怕將會讓數以百萬計的百姓變成戰火裡的冤魂,路邊的白骨!賈詡之罪,百死莫贖!”劉辯掃了一眼兩旁的文武幕僚,在心裡喃喃自語道。
何後同樣猝不及防,掃視了一眼劉伯溫:“軍師以為該如何應對?”
劉伯溫出列道:“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唯今之計當以不變應萬變!殿下仍然按照原計劃登基稱帝便是!諸侯能收服一個算一個,拒不服從者,便宣佈為叛逆,號召天下子民攻擊之!”
劉辯點頭:“也只能如此了,再次以太后名義頒佈懿旨,寡人登基之事一切照舊!董卓矯詔封王,不合法典,無效!”
雖然何後的懿旨再次快馬加鞭的送往各地,但接到了天子詔書的諸侯卻已經各自拿定了主意,以天子聖旨大於太后懿旨的理由拒絕旨意。益州牧劉焉率先受詔稱王,冕十二旒,乘金根車,駕六馬,面南稱孤,進位蜀王。
看到劉焉率先稱王,劉表的幕僚抵抗不住誘惑,在蔡瑁、張允、黃祖等人的慫恿之下,劉表假惺惺的上書請辭。“天子”不許,劉表便效仿劉焉,禱告漢室列祖列宗,按照天子詔書,進位楚王。
看到劉焉、劉表已經稱王,為了對抗把自己包圍在中央的弘農王劉辯,劉繇也在手下的擁戴之下進位淮王,立兒子劉禮為世子。之前一直對劉辯持擁立態度的劉岱突然來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最先率部返回了駐地兗州,接受了魯王的封號。
劉焉、劉表等先後受詔封王,其他幾個劉姓小諸侯也坐不住了,劉昶受封稱武陵王,、劉熙受詔稱河澗王、劉程進位琅琊王,一時之間天下的藩王多了七八個。
整個大漢天下,彷彿一鍋沸騰的開水,又熱又燙,幾乎所有人都被賈詡的這一劑毒藥衝昏了頭腦,能夠保持清醒的只有寥寥無幾,如曹操一般清醒者,更是鳳毛麟角。
————————————————————————————
ps:最後囉嗦一下亂國封王的初衷,為什麼要寫一出封王的劇情呢?蓋因劉辯現在的優勢太大了,第一是實力優勢,第二是身份優勢。
手下文武濟濟一堂,以其他諸侯目前的實力根本無法抗衡,如果再登基稱帝,然後收編了關東聯軍的三十萬人馬,接下來的局面只能平推,三五章就可以結束了。
這怎麼能行?有那麼多、那麼多的歷史猛將還沒登場,怎麼可以畫上句號呢?怎麼能讓豬腳王霸之氣一震,諸侯臣服,然後一統天下,再去打日本、滅歐美,最後衝出地球打喵星人,征服宇宙?絕不能這樣吧?
既然這樣,劍客只能去策劃一個諸侯不臣服的理由,站在董卓的角度,以賈詡的身份策劃了這麼一出亂國之計,這樣天下諸侯就有不臣服的理由了。這樣才能讓高/潮來臨,才能讓關公戰秦瓊,才能讓岳飛戰張飛,才能讓呂布戰高寵,才能讓諸葛亮對決劉伯溫,馬孟起大戰薛仁貴……
以上,是亂國之計的初衷,也是讓劇情延續下去的理由!
也許有的同學看不明白這兩章的深意,覺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