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啟知道鄭勛睿的意思,就是不想朝廷過多的插手,免得榆林邊鎮剛剛出現的好的苗頭,在很短時間之內就不存在了,可惜鄭勛睿不明白帝心,皇上對崛起的榆林邊鎮,怎麼可能放心,不派遣監軍,那就時時刻刻都要猜忌的。
監軍的禍害,徐光啟完全知道,不過這牽涉到皇上的底線,他不會直接反對的。
徐光啟的神色,皇上注意到了。
「徐愛卿是不是反對此事,儘管說就是了。」
「臣倒不是反對,而是覺得此事可以緩一緩,榆林邊鎮、延安府和慶陽府等地,多年遭遇饑荒,絕大部分流寇都是出自於這些地方的,如今鄭勛睿努力恢復延綏各地的穩定,事情一定是很多的,而且是以民事為主,如此的情況之下,派遣監軍的時間早了一些,去年鄭勛睿寫來奏摺,表明榆林邊鎮只有邊軍三萬人,和之前的十五萬人差距很大,目前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招募邊軍,穩定軍戶,防止有人因為生活所迫投靠流寇,或者是譁變,榆林邊鎮三萬邊軍,大大減輕了朝廷的壓力,鄭勛睿能夠如實稟報,就是有了應對之策,如此的情況之下,還是看看效果究竟如何。」
「徐愛卿言之有理,此事朕再考慮考慮。」
徐光啟離開之後,皇上的眼睛裡面射出了一絲寒芒。
鄭勛睿麾下的鄭家軍,他還是有些擔憂的,雖說人數不多,還不到萬人,但畢竟是一支強悍的軍隊,四次打敗流寇,而且都取得了巨大的勝利,鄭勛睿還在草原購買了大量的戰馬,這些都是擴充軍隊的意思。
不過皇上也不會隨便就猜忌和動手,畢竟朝廷強悍的軍隊不多了,除開關寧鐵騎,就要算鄭家軍了,其餘的軍隊,戰鬥力不能夠和這兩支大軍比較的。
之所以想著派遣監軍到榆林邊鎮,就是要控制軍隊的,但是徐光啟說的也是有道理的,要是管控過於了,導致大軍的戰鬥力下降,甚至出現不可調和的矛盾,那就是得不償失了,畢竟遼東和流寇的壓力是巨大的,朝廷是需要強悍軍隊的。
至於說陳奇瑜出任五省總督的事宜,應該說是可行的,徐光啟老謀深算,推薦的人選不會很差,而且內閣首輔周延儒也推薦過陳奇瑜。
慢慢站起身來,在周圍踱步,皇上的臉色變化很大,好像是在思考什麼重大的事情,過了好久,他才站住了。
司禮監太監王承恩已經進入乾清宮了。
「王承恩,司禮監擬旨,延綏巡撫鄭勛睿冰清玉潔,建立功勳,斬殺流寇高迎祥、神一魁、張存孟和王自用等人,應予嘉獎,不過其年輕,應繼續磨礪,為表示獎勵,賜其父母進入京城居住…」
聖旨很快到了江寧縣,邸報也到了延綏鎮。
鄭福貴和馬氏、孫氏異常高興,能夠被皇上下旨到京城居住,那是巨大的榮耀,求之不得的,有幾個人能夠得到這樣的聖旨,這都是因為鄭勛睿建立了功勳,得到朝廷的嘉獎,只不過鄭福貴有些發愁,那就是玉蜀黍和甘薯種子的事宜,思來想去,他決定讓鄭凱華回家,將家裡的事情交給鄭凱華辦理。
第一百七十章 目標動搖
鄭勛睿沒有太深遠的想法,他只是想著一步步來,慢慢的發展,改變歷史不是靠著嘴上說的,需要扎紮實實的做出事情來,史書之中,對朱由檢的評論是很多的,但有一點是統一的,那就是朱由檢不相信任何人,唯一相信的就是自身,而且朱由檢懷疑任何人。
因為和皇上沒有多少直接的接觸,鄭勛睿尚無這樣的想法,文震孟成為內閣輔臣之後,鄭勛睿還感覺到高興,認為皇上這是投桃報李,至於說他沒有得到提拔,那也很正常,畢竟年輕,還需要磨礪,可是父母到京城居住的邸報傳來之後,鄭勛睿的臉色迅速陰沉,心情也發生了極大的變化。
人質兩字首先蹦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