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情況,張溥等人根本不瞭解,就貿然的動手,這豈不是找死。
眾人散去,徐望華、鄭錦宏和李巖三人留下來了。
「徐先生,錦宏,李巖,我們一旦動作,就要保證取得絕對的勝利,調查署對張溥、楊彝、張採、龔鼎孳和吳昌時五人也進行了分析,這五人並非是鐵板一塊,這裡面的吳昌時,與其他四人有所不同,吳昌時此人深沉陰險,做事情更多考慮自身的利益,也更加的務實,可以為我們所利用,張溥已經給朝廷寫去奏摺,想著大動干戈,那我們也不能夠僅僅從淮北乃至於南直隸來下功夫,我們還要關注京城的局勢。」
「我已經給周延儒大人寫去了信函,相信周大人看到了信函之後,知道該如何做,應對目前的局勢,我們不要一味採取打壓的態勢,又打又拉才是我們應該做的,皇上每次處理事宜,都採用這等的辦法,我們也要採用,這樣能夠事半功倍。」
「此次的博弈,由徐先生負責,需要動用任何的力量,徐先生可以直接做出決定,李巖,你跟隨在徐先生的身邊,要多多學習,更要提出來切實可行的建議和意見。」
第六百三十八章 面對選擇
出任內閣首輔之後,周延儒可謂沒有一天安心的日子,南直隸的事宜剛剛處理下來,李自成和張獻忠等流寇又開始鬧騰,這一次皇上是下定了決心,一定要徹底剿滅流寇,甚至不惜調動了松江總兵劉良佐進入湖廣,當然,說起來這裡面也有楊嗣昌和高起潛的功勞,兩人一番流寇不滅天下不寧的論斷,得到了皇上的首肯。
剿滅流寇可不是嘴上說說那麼簡單的事情,這裡面牽涉到太多的事情,徵戰廝殺,其實打的就是糧草和供給,幾十萬的大軍去和流寇廝殺,要是糧食的供給跟不上,後果不堪設想。
這樣的大事情,當然是內閣負責了。
這個時候,周延儒的注意力不得不再次集中到淮安,不僅僅是周延儒,內閣所有人的眼光都集中到了淮安,去歲北方的氣候不好,遭遇到了災荒,也不知道是怎麼了,北方這些年就沒有安生過,一直都是遭遇到諸多的災荒,後金韃子侵襲北直隸等地之後,各地一直都沒有復原,加之遭遇到天災,就更是無法維持下去了。
陝西山西河南山西山東以及北直隸不少的地方,都遭遇到了災荒,巡撫請求救濟的奏摺時時刻刻送到京城,送到內閣,要是一個兩個地方遭遇到災荒,朝廷還能夠應對,可這麼多地方都遭災了,朝廷也是沒轍。
大軍糧草依靠北方賦稅的徵收,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了,到如今各地巡撫都在叫苦,他們連地方衛所大軍都難以維持了,就更不要說負擔孫傳庭麾下的十餘萬大軍了。
從實際情況來看,唯一能夠依靠的就是漕糧了。
去年底的時候。戶部經過了準確的計算,經過內閣商議,奏請皇上同意之後。要求漕運總督府必須運送三百萬石糧食,這比前些年多出來一百萬石。主要還是考慮到北方遭遇的災荒,可剿滅流寇的大戰鋪開,三百萬石糧食就遠遠不夠了,就按照皇上給與的半年的期限,至少也需要再增加一百萬石的糧食。
內閣商議之後,奏請皇上批准,已經準備給漕運總督府敕書了。
漕運總督甘學闊以及南京戶部尚書王鐸等人,悉數都安靜下來了。這種情況的出現,讓周延儒高興,甘學闊和王鐸等人,都是準備和鄭勛睿大幹一場的,可能是遭遇到了麻煩,或者是吃了一些苦頭,不願意輕舉妄動了。
鄭勛睿在淮安多年,有了非常雄厚的基礎,甘學闊等人想著短時間之內扳倒鄭勛睿,就是不可能的事情。既然甘學闊不想著很快扳倒鄭勛睿,那就可以將主要的精力集中到漕運之上,這樣漕糧的運輸至少能夠得到保證。
偏偏這個時候。張溥張採楊彝吳昌時和龔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