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之中也能夠總結歸納招式,看看什麼樣的招式能夠更快更好的擊倒對手。
這樣的練習是非常難得的,也是鄭勛睿高度重視的,儘管訓練辛苦,可是他還是硬撐著和眾人一起歸納招式,詳細的記載下來,作為日後訓練的必備課。
到底是習武之人,明白歸納招數的重要性,不到十天的時間,就總結出來了十二招。
靈機一動的鄭勛睿,將這十二招歸納為洪拳十二橋。
從這個時候開始,洪拳十二橋成為所有人必須熟悉和嫻熟運用的招數,不管是騎兵還是步卒。日後的大軍,也依靠洪拳十二橋的招數,殺得對手魂飛喪膽。
陪著鄭勛睿到府學去的,改成了洪欣瑜,至於說鄭錦宏,重點的任務在於配合楊賀,對八百壯士進行訓練,自身也要參加訓練,洪欣濤和洪欣貴也要參與訓練。
兩人一人一匹阿拉伯馬,從谷裡鎮家中到應天府府學,半個時辰的時間就足夠了。
府學分為兩個層次,一個層次是生員,府試高中的生員在這裡參加學習,準備參加八月份的鄉試,另外一個層次是士大夫家中的子弟,他們在這裡學習的目的是參加府試。
兩個層次的待遇也不一樣,生員參加學習,所有費用都是官府承擔,士大夫家中子弟參加學習,費用自行承擔。
應天府府學授課之人,被稱之為儒學教授,從九品的官階,儒學教授之下的訓導,同樣是不入流的,沒有任何的品階。
不過沒有人會小看儒學教授,儘管品階很低,屬於所有品階之中最低的,殊不知朝廷之中的中級殿大學士、建極殿大學士、文華殿大學士、武英殿大學士、文淵閣大學士和東閣大學士,這些個職位也不過是正五品,但想成為內閣大臣,必須成為其中之一的大學士,其中內閣首輔就是中級殿大學士,因為這代表了你的學識。
文人治理的國家,對學識是非常看重的。
鄭勛睿實在不想去府學學習,其實這樣的學習,學不到太多的東西,儒學教授和當初的教諭先生一樣,都是拿著書本,搖頭晃腦念得非常投入,諸多的生員之所以去學習,看重的還是相互之間的交流。
官辦的府學、州學和縣學,儘管得到了眾多讀書人的認可,但教學模式是僵化的,也是無法突破的,可東林書院、應社和復社就不一樣了,授課的時候,要詳細講解,還允許聽課之人提出來問題,同時專門組織大家討論,這種靈活的教學模式,很快得到讀書人的認可,也就為東林書院等的繁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要不是順天府尹劉宗周特別提出要求,他才不會去,成為稟生之後,每月的祿米都是鄭凱華幫忙去領取的,每月六斛糧食,摺合一百二十斤,都是一些陳舊的大米,甚至發黴了,他根本就看不上,鄭凱華剛開始還拿回家,後來乾脆領取祿米之後,直接給了佃戶。
其實要求他到府學去,說到底無非是他將來金榜題名了,還能夠記得在府學學習,記得這裡的老師,這在朋黨林立的大明朝廷,是非常重要的,意味著首先就給他劃分出來身份了,不管你做了多大的官,都必須尊師,在政治上靠攏,行為上靠近,抱成一團,唯有這樣,朋黨才有真正的發展基礎。
一大早,鄭勛睿和洪欣瑜就出發了。
府學上學的時間不長,每日辰時開始,午時就結束了,下午的時間自由安排。
鄭勛睿的事情很多,他甚至不打算在外面吃飯,上課結束之後,就回到家中,八百壯士的訓練他放心不下,春耕的事情也需要督促,再說建房也進入到尾聲了。
一切都在慢慢起步,按照鄭勛睿的計劃超前發展,他穿越到崇禎年間一年多時間了,經歷了崇禎元年和二年,如今走入了崇禎三年,更多的大事情將陸續出現,可這個時候的他還非常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