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嗣昌的這個安排,還是經過了仔細的思索,他放棄了北直隸大部分的府州縣,以被動防禦的方式,守住最為主要的地方,等待後金韃子的撤離。
這樣的安排部署,已經向後金韃子示弱。
要做出這樣的安排部署,楊嗣昌需要有足夠的權力和勇氣,否則給事中和監察御史要將楊嗣昌罵的體無完膚,讓其根本無法下達命令。
楊嗣昌的這個安排,讓不少人想到了被斬首示眾的原內閣次輔陳新甲,陳新甲當初不過是建議與後金韃子議和,就被內閣首輔錢士升牢牢抓住不放,以至於最終喪命了。
被動防禦的安排,與當初陳新甲建議與皇太極議和的決定,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含義是差不多的,再說楊嗣昌與陳新甲之間的關係是不錯的,難不成楊嗣昌準備走陳新甲的老路。
楊嗣昌可沒有想那麼多,大刀闊斧的開始下達命令。
第七百九十七章 李自成的變遷
北直隸遼東四川以及湖廣出現的諸多事情,李自成都是清楚的,如今的他早就不是當年的抱負,打打殺殺的日子雖然習慣了,可穩定下來的心思卻是越來越強烈。
在佔領了河南開封府城以及山西太原府城,且控制了大量的府州縣之後,李自成想到了割據,雖說他對其中的道理不是特別明白,但在佔據的這些地方之內稱王稱霸說話算數這樣的道理,還是清楚的。
造反十多年了,經歷過無數次的失敗,也經歷了太多的磨難,李自成認為自己也應該熬出來了,張獻忠被鄭家軍剿滅之後,李自成變得更加的小心,在不斷壯大自身實力的同時,時時刻刻注意鄭家軍的動向,他自身的實力遠遠強於張獻忠,而且他麾下的義軍基本都是在北方活動,很少進入南方,進入南方以及四川的慘痛經歷,他一輩子都不會忘記。
鄭家軍在剿滅張獻忠之後,停止了一切的行動,就連後金韃子在北直隸劫掠,鄭家軍都沒有出動,這讓李自成認為鄭家軍短時間之內不會進入北方征伐,也就是說他認為鄭勛睿以及鄭家軍,其實和他的想法一樣,都是要控制地方割據的。
有地盤和沒有地盤的區別,那是天地之別,這一點李自成有著切身的感受。
剛開始造反的時候,李自成是跟隨闖王高迎祥的,那個時候沒有想到那麼多,能夠吃飽飯活下去就不錯了,後來高迎祥陣亡,李自成被推薦為闖王,成為了義軍之中的第一人,那個時候他還是沒有注意到地盤的重要性。義軍依舊是流動性作戰,打一槍換一個地方,一直到李巖牛金星和宋獻策等人加入到義軍之中。這些讀書人讓李自成明白了地盤的重要。
儘管李巖等人悉數投靠朝廷去了,但掌控地盤壯大實力的思想。已經在李自成的腦海裡面紮根了,他開始嘗試著在河南等地佔據一定的地盤,有效的壯大自身實力。
事實證明這個選擇是最為正確的,也正是因為長期佔據了河南的南陽府等地,讓李自成有了一定的基礎,能夠穩步的壯大實力,依託地盤的支援,李自成幾次打敗了朝廷大軍。其威名更大,投奔的老百姓更多。
攻下了開封府城和太原府城,李自成的實力幾乎達到了巔峰,他麾下義軍的人數超過五十萬人,對外號稱百萬人,而且他開始在河南以及山西等地徵收賦稅,用來補充義軍的開銷。
到了這個時候,李自成需要名分了,這不是自封的名分,而是大明朝廷承認的名分。
李自成在義軍之中被稱之為闖王。自封的名號就更多了,攻下開封府城之後自封為「奉天倡議文武大元帥」,攻下太原府城之後自封為「大順王」。不過這些稱呼是不可能得到認可的,那都是自封的,若是得到了大明皇帝敕封的王位,效果肯定是不一樣的。
說來容易,做起來很難,李自成寫給皇上的奏摺如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