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宗敏認為。義軍主要的對手就是朝廷大軍,一旦打敗了楊嗣昌率領的朝廷大軍,義軍就可以朝著北直隸的方向闊步前進,兵鋒直指京城了。
只有佔據了京城。義軍才有真正和鄭家軍叫板的資本。
義軍與朝廷大軍作戰,有著很大的勝算,況且朝廷大軍松山之戰後,基本沒有了士氣。
這些看法和認識,劉宗敏在信函之中毫無保留的說出來了。
鄭家軍沒有乘勝追擊。
其實鄭錦宏是想著追擊的。不過這個時候,鄭勛睿的信函到來了,信函之中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不管潼關之戰的結局如何,鄭家軍都不允許追擊流寇。
潼關之戰剛剛結束,鄭勛睿不可能知道戰鬥的結局,不過信函之中口氣如此的肯定,說明是下定決心的,這一點讓鄭錦宏難以理解,但鄭勛睿的命令是必須要執行的。
大局觀的把握上面。鄭錦宏是崇拜鄭勛睿的,自家少爺做出的每一次有關大局的判斷,都是那麼的精準,幾乎是分毫不差,而隨著基業的逐漸擴大,少爺更是對時局有著一般人無法做出的判斷,儘管南京不少人都認為鄭家軍可以橫掃大明天下了,甚至此番作戰之前,就有人建議鄭家軍趁機北進,連同流寇和後金韃子一併剿滅。不過少爺是絕不同意的。
看了信函之後,鄭錦宏馬上做出相應的部署調整,潼關留守五千鄭家軍將士,駐守吳堡鎮的鄭家軍將士撤回到延安府。延安府同樣留下五千鄭家軍將士,其餘將士則是回到西安等地,按照原來的部署駐紮。
鄭錦宏本人也迅速回到了西安府城,與文坤和洪欣濤等人交接之後,率領近兩千的鄭家軍將士,趕回南京去。
南京兵部。
不少人對鄭勛睿的安排不是特別理解。雖說鄭家軍不用與流寇拼死搏殺,不過在佔據優勢的前提之下,更多的殺傷流寇,也是很不錯的選擇,畢竟流寇也是鄭家軍需要剿滅的物件,更何況李自成的實力已經是不一般。
可是鄭勛睿的命令,是鄭家軍不要出陝西,打退流寇的進攻足矣。
鄭勛睿不好解釋其中的理由,現如今已經到了七月底,他在等待一件事情,一件歷史上產生過重大影響的事情,那就是後金的皇太極,是不是在八月份突然病故。
這件事情對於鄭家軍來說,有著非同一般的影響,皇太極突然病逝之後,因為繼承人沒有確定下來,大清國皇位的爭奪產生了不小的震盪,豪格與多爾袞都是虎視眈眈,最終年紀幼小的福臨被推上了皇位,而睿親王多爾袞則成為大清國最有權勢之人,滿八旗之中的正白旗也因為多爾袞成為上三旗之一,原來的正藍旗則降格為下五旗。
多爾袞的能力比起皇太極來說,還是有一定的差距,至少在全域性觀方面明顯不足,不過多爾袞掌控大權之後,經過多年的磨礪,也的確成為了這個時代的梟雄人物。
鄭勛睿可不會給多爾袞任何表現的機會。
不知道為什麼,鄭勛睿內心有著一絲淡淡的惆悵,他不希望皇太極突然病故,放眼整個的天下,能夠成為他對手的,也就是皇太極了,若是不能夠與這個對手真正的過招,那是有些遺憾的,就好比是武俠小說之中的絕頂高手,本來就不多,偏偏唯一一個對手又突然消失了,剩下一個就要體會那種高處不勝寒的滋味了。
當然,鄭勛睿不允許鄭家軍主動出擊,重點還是考慮到朝廷的陰謀。
大明朝廷已經沒有存在的必要了,朱由檢也該要退出歷史的舞臺了,接下來鄭家軍不插手的情況之下,朝廷大軍將不堪一擊,鐵定敗給李自成,而李自成進入京城的時候,就是大明朝廷轟然倒下的時候。
大明朝廷這次將真正的倒下,後面所謂的南明已經不存在了,鄭勛睿和鄭家軍掌控了整個的南方,大明朝廷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