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佛家一邊揉著鄭勛睿的肩膀,一邊開口了。
「臣妾遵命,只是洪承疇曾經歸順皇太極,不知道其提供的人選,是不是可靠。」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洪承疇沒有必須在自縊身亡之前,還想著算計大明朝廷,不管怎麼說,他都曾經是大明朝廷的太子太師、兵部尚書,歸順皇太極,看上去是迫不得已,洪承疇內心一定是有愧疚的,故而提供的人選還是能夠信任的,再說洪承疇選擇在寧遠城內自縊身亡,沒有跟著逃亡,這一點也說明他的確是後悔歸順皇太極了。」
楊愛珍癟了癟嘴。
「哼,皇上,臣妾覺得洪承疇是自作自受,這點委屈都不能夠承受了。」
鄭勛睿笑了笑,洪承疇的所作所為的確是有問題的,選擇投降皇太極,不管從哪個方面都是無法解釋的,更何況洪承疇的身份不一樣了。
不過這個時候,鄭勛睿想到了吳三桂,要不是他的那封信函,吳三桂應該也是歸順皇太極和大清國了。
至於自己身邊的人,鄭勛睿也不敢完全保證,個個都是忠心耿耿,但他很清楚一點,只要自身足夠的強大,身邊的人就絕不會有背叛之心,登上皇位之後,鄭勛睿逐漸明白了深層次的道理,你不要想著讓人家時時刻刻的表明忠心,這世上還是普通人居多,你要做的就是給與人家足夠的尊重和待遇,做到仁至義盡,若是在如此程度之上,還有人吃裡扒外,那就不用客氣了。
「好了,不說這些事情了,你們兩人也要迅的準備,馬上行動,這些日子以來,你們跟隨大軍行軍作戰,很是辛苦,這段時間駐紮在錦州,你們就多多歇息,你們可不能給和鄭錦宏等人比拼。」
皇上的關心歷來都是實實在在的,徐佛家和楊愛珍聽見這樣的話語,內心都是甜蜜的,她們靠在鄭勛睿的身後,更加仔細的揉著肩膀。
第九百二十八章 必須精準分析
大清國的禮親王代善來到遼東,派遣使者專門趕赴錦州,送來了請求議和的文書。
這份請求議和的文書,引了很大的爭執。
以鄭錦宏為代表的鄭家軍諸多的將領,堅決反對與後金議和,明確的形勢擺在面前,鄭家軍在遼東之戰取得了巨大的勝利,沉重打擊了八旗軍,如此時刻正是要趁勝追擊的時候,若是同意後金議和的事宜,豈不是放棄了前面的勝利,再說皇上剛剛作出部署,鄭家軍已經準備出擊,收復遼河以西所有的地方,且對後金採取封鎖的政策,讓後金慢慢的崩潰,到了那個時候,鄭家軍再行對八旗軍起總攻。
以周延儒為代表的文官,態度模糊,他們不是特別贊成與後金議和,但是認為皇太極既然派遣代善為使者前來,大明朝廷還是有必要見一見的,若是乾脆拒絕了代善,則有可能讓遼東的局勢完全惡化,不利於對後金的徹底封鎖。
說起來朝廷的意見基本上一致,都是反對與後金議和,畢竟大明朝廷已經佔據了絕對的優勢,不管是在國力上面,還是在軍隊方面。
最終能夠做出決定的,還是鄭勛睿。
議和的文書,擺在桌上。
鄭勛睿已經看了好幾遍了,皇太極突然派遣使者前來議和,出乎了他的預料,而且派遣的是大清國的第一親王代善,這個舉措已經表明了皇太極迫切想著議和的心態。
可是不是就能夠依次做出判斷,大清國已經無法維持,鄭家軍可以對瀋陽動總攻了。
鄭勛睿絕不會這麼看,他知道皇太極也是一代梟雄,做任何的事情都是反覆思索的,絕不會只給自身留下一條道路。
鄭勛睿需要思考的問題不少,是不是同意代善代表大清國前來議和,皇太極派遣代善前來議和的主要目的究竟是什麼。朝中的文武大臣都是反對此次議和的,因為代善是以大清國的全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