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在古德里安建立了系統的坦克戰理論的同時,德國的一代名將隆美爾也認識到了這種新式武器的重要性。
1937 年,他發表《步兵進攻》一書,提出運動戰中具有革命意義的原則。他認為,在運動戰中步兵與裝甲兵密切配合,就能發揮出空前的打擊力量。美國人對古德里安和隆美爾的著作略有所知,對德國新的戰爭機器,尤其是裝甲部隊的發展也有所瞭解,當時在賴利堡任教的巴頓為這些新穎的軍事理論和德軍革命性的變革震驚了。但華盛頓的決策者們及掌權的那些老朽的高階軍官對此卻充耳不聞,無動於衷。為了不得罪華盛頓的這些當權者,所以,當時,巴頓為裝甲兵的辯護是含糊其辭的,有時甚至今人懷疑他是否真心擁護裝甲部隊。但這一切並不能迷惑馬歇爾的洞察力。他知道巴頓是全心全意主張機械化改革的。
德彼戰爭打響後,巴頓就一直關注歐洲戰事的發展。他重讀了古德里安的著作,並貪婪地研讀有關戰爭新特點的檔案和報告。他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為德軍在波蘭、法國等地的閃擊戰和坦克戰而焦慮不安,因為他早在20年前就曾設想過這種戰術,瞭解它的巨大衝擊力和破壞力。
他的好戰心又激盪起來,似乎又回到了年輕時代。他請求陸軍部給他分配一項接近戰爭的工作,結果未能如願。於是,他便把目光轉向國外,給一位老朋友,加拿大駐英國第1 集團軍司令麥克諾頓將軍寫信,要求參戰。麥克諾頓立即回信,同意讓巴頓以少校銜指揮一支部隊作戰。
但就在此時,美國軍隊也發生了重大變化。希特勒機械化部隊在不到40天的時間內打敗世界一流強國法國,促使馬歇爾下決心重整軍備。1940 年7 月10 日,他終於邁出了決定性的一步,他簽署命令,決定組建一支2 個師的裝甲部隊,從而解決了長期爭論不休的問題。巴頓奉命到本寧堡組建一個坦克旅,不久又晉升為準將,終於實現了重返裝甲部隊的宿願。
正是:如魚得水,巴頓重返坦克兵;立下壯志,喬治備戰殺敵寇。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章分解。第十章 熱血與豪膽
亂世才識真英雄,巴頓出山便威風;
練就鐵騎志報國,熱血豪膽情亦濃。
對於美國的裝甲兵來說,1940 年7 月10 日是個劃時代的日子:馬歇爾將軍大筆一揮,批准建立一支裝甲部隊,阿德納&iddot;查菲將軍出任司令。以此為起點,美國的裝甲部隊迅速發展壯大,成為戰爭中一支不可替代的強大突擊力量。
新組建的裝甲部隊被編為美國陸軍第一裝甲軍,由查菲本人兼任軍長。該軍下轄兩個師。第一裝甲師設在諾克斯堡。師長是馬格魯德。第二裝甲師設在本千堡,師長是斯科特。不久,巴頓受命出任裝甲旅旅長,到本寧堡參加部隊的建立工作。
正像巴頓幾年後回憶的那樣,對於他來說,這次調動是一個&ldo;千載難逢&rdo;的機遇,使他的生活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20 多年來,他始終不懈地為坦克辯護,對坦克的前途充滿信心和希望。如今。這一夢想終於實現了,他終於得到了施展才華的機會,已經暗淡了的前程突然又充滿了光明。但此時此刻,巴頓的感情世界是微妙複雜的,因為這一調動也意味著他將永遠離開他所鍾愛的神聖的騎兵,離開心愛的戰馬。從某種意義上說,巴頓對騎兵的感情要更為熱烈而深沉,即使在後來坦克大戰的硝煙之中,他還經常用英國元帥黑洛的一句名言來表達自己對騎兵的深刻理解:&ldo;步兵和炮兵能夠贏得戰爭的勝利,但是隻有騎兵才會使它們勝得有價值。&rdo;對騎兵的眷戀之情伴隨了巴頓的一生。
但如果從理智的角度看問題,巴頓比誰都明白,騎兵的輝煌時代業已逝去,騎士們躍馬揮戈,所向無敵的戰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