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列寧同志。帝國主義的戰爭五年之內就會爆發,因為德國和英國之間的軍備競賽快沒錢了,造了那麼多軍艦大炮。卻不發動戰爭,以資本家考慮問題的方式,這將是巨大的虧損。所以。戰爭必定會在短期之內爆發,這不再是像日俄戰爭那樣只打一年,帝國主義戰爭很輕易就開始,卻很難結束,除非有一方徹底的倒下去。
歐洲的無產者們要慶幸戰爭的爆發,更要慶幸戰爭的長期性,因為這樣。革命才能最終獲得勝利,而俄國也將應該沙皇政府費勁所有力氣時發動革命。時機太重要了,大早發動。沙皇和資產階級的力量會扼殺革命,太晚發動,資產階級又已經控制全國,所以列寧同志。布林什維克要等待戰爭的到來。等待沙皇乏力而資產階級還沒上臺之前奪權政權,並且,在奪取政權之後,還要繼續支援帝國主義打下去,戰爭進行的越是長期,歐洲被無產者解放的可能性就越大,當帝國主義的力量消失殆盡的時候,歐洲革命就將到來。
當然。革命不會是順利的,要消滅調和分子和叛徒需要時間。也需要資源,我可以在革命過程中儘可能的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只要外東北地區能恢復主權,中亞諸國人民能重獲自由。考慮到俄羅斯人民曾經在遠東地區和中亞地區有大量的投資,所以對於中亞的鐵路和工廠,我們將可以出錢贖買,以供革命政府初期所用;而遠東的西伯利亞鐵路、符拉迪沃斯託克海港,為了維護我們的友誼和顧及俄羅斯人民的感情,它們還可以以租借地的形式繼續供俄羅斯人民使用,在租借期滿歸還給中國便可。”
楊銳前半段話語是睿智的,因為這就是歷史。‘布林什維克要在沙皇乏力而資產階級沒上臺之前奪權政權……還要繼續支援帝國主義打下去,戰爭進行的越是長期,歐洲被無產者佔領的可能性就越大……歐洲革命就將到來’。列寧聽完極為振奮,歐洲的戰爭氣息他是清楚的,只是沒有楊銳認為的這麼篤定而已,現在聽楊銳這麼肯定,他倒有些雀躍,
而後半段卻是腦殘的,中亞不說,遠東地區哪有回收領土之後,鐵路和海港依然供俄國使用的道理。在通事把後半段話翻譯過去之後,列寧倒有些詫異。中亞因為有諸多民族,在贖買鐵路等資產的情況下,把此地交給中國並不是難事,只要楊銳要的領土面積不過分,不威脅道俄國腹心之地便可;
但是遠東問題卻有些棘手,俄國人為了修建西伯利亞大鐵路和建設遠東花費了不少心血,一旦這些地方交給中國,沒有出海口,西伯利亞會是一片死地,國內民族主義不滿情緒將不斷爆發,現在楊銳只要求恢復外東北地區的主權,鐵路和海港這些關鍵地並不交給中國,這就給了一大極大的臺階,換句話說,這樣的遠東實際控制權依然還在俄國手裡。
為什麼要這樣?列寧想不明白,以他這幾天對楊銳的瞭解,他知道這這個布林喬亞這麼安排一定是有深意的,可深意是什麼呢?難道擔心自己不在協議上簽字嗎?
列寧側頭思考,楊銳則心平氣和,抱元守一,就和以前談大生意一般,這個時候他心裡靜的很。徹底收回外東北地區是好事,但他知道要做到這一點極為困難。歷史上列寧是做過歸還外東北的宣言,但那是要各民族和白軍相爭的計策,俄國內戰後,獨立的那些民族全部都加入蘇維埃便是明證;還有那個被人們批為賣國的佈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大多人的理解這是權益之計,可在現在的楊銳看來,這根本就是給德奧輸血,好讓列強把戰爭繼續下去的上策。
遠東如此重要的戰略要地,不給蘇聯留下操作空間,列寧即便是現在答應,事後也會反悔,說不定還會挑撥得中日美三國爭鬥不斷。實取中亞,虛收遠東,對於一戰,中國在戰前以技術支援德國,蘇聯在戰中以物資支援德奧,就讓一戰多打幾年吧。
“楊竟成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