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對他們的評論,都認為十年前他們錯過了日本索尼公司的收購,使他們錯過了最後一次起死回生的機會!所以,我們就算跟他們達成了特別有利的協議,萬一一年之後他們就倒閉了,協議又有什麼用呢?」
第14章 我想買個東西
用一句老掉牙的話來形容就是:哥倫比亞電影公司也曾經輝煌過。
在上個世紀的六七十年代,他們一度在好萊塢當時的八大電影公司中獨佔鰲頭,一家公司的年製片量,佔到八家公司總製片量的近三分之一!甚至再往前數,在四五十年代,他們也曾叱吒風雲!
如果時間截止到1980年,完全可以說,哥倫比亞電影公司是好萊塢所有電影公司中運營的最好的,他們是好萊塢電影工業的旗手!
而在當時那個年代,他們的巔峰之作,就是在1979年以換股外加78億美元的代價併購了當時好萊塢八大電影公司之一的聯美電影公司,一時之間,他們真的以巨無霸的姿態,傲視群雄。
然而隨後,受到聯美電影公司的業績拖累,再加上自身投資製片屢屢失手,當時間進入八十年代之後,哥倫比亞電影公司的狀態開始飛速下滑。
1987年,可口可樂以當時堪稱天價的39億美元收購了哥倫比亞電影公司,但進入可口可樂時代之後,哥倫比亞依然沒有絲毫要復甦的跡象,並從此成為可口可樂身上巨大的累贅。
1991年,日本索尼一度想要從可口可樂手中接手哥倫比亞,以完成他們從電子工業到電影產業和音樂產業的全球整體佈局,且談判一度進入實質階段,當時盛傳,哥倫比亞隨時都會易手,但在當時,這樁交易受到全美民眾的質疑,他們認為這是日本對美國的入侵。
當然,民眾怎麼看,改變不了可口可樂想要甩手這個大包袱的決心,但無奈的是,就在這樁交易眼看就要最終達成的時候,1992年,日本爆發了大規模的經濟危機,所有的日本企業,以及整個日本,在這場經濟危機中受損嚴重,索尼當然也無法例外,他們在這場經濟危機中很快就自顧不暇,根本無力再發動涉及海量資金的收購,於是,一場幾乎馬上要完成的收購,就此胎死腹中。
1997年,可口可樂終於又尋覓到了另外一個下家,那就是由當時的幾位美國大導演聯合創立的一家電影公司——創夢者電影公司。
創夢者電影公司作為一家獨立製片的電影公司,做夢都想要得到哥倫比亞外加聯美電影公司的影片庫,和他們那強大的發行渠道,但是他們錢不夠。
可口可樂為哥倫比亞開出了27億美元的價碼——注意,在他們接手哥倫比亞的十年之間,整個好萊塢各大製片公司都在賺錢,都在發展,但可口可樂公司卻要在這筆買賣中賠掉12億美元!可即便如此,他們也想儘快賣掉!
然而,當時僅僅創立幾年的創夢者電影公司哪怕是想盡辦法,也最多隻能拿出5億到8億美元,於是,他們希望能夠先進行部分收購,並力爭在未來的八到十年之內,陸續完成這筆蛇吞象的驚人交易。
但可口可樂堅決拒絕了。
他們寧可讓哥倫比亞繼續就這麼爛在自己手裡,也絕對無法接受這樣漫長而痛苦的收購,更不願意讓這場甩掉包袱的買賣,變成幾個導演一步步實現夢想的階梯——想買,可以,拿錢來,隨時都可以賣給你!
但是分階段的交易,絕不接受!
這種大宗收購,實在是禁不起任何的風險——萬一收購進行到一半,創夢者反而倒閉了呢?他們才創立了沒幾年,可沒什麼家底兒,也扛不住幾次製片失敗!
於是,這樁交易再次停滯下來。
而果然的,在經歷了創業初期幾年的紅火之後,當時間進入新世紀,創夢者先後出現了幾部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