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大驚失色,連忙道:“陛下,且慢。”(未完待續。。)
第四百章 未卜(下)
“卿欲何言?”
宋九差一點答不出來。
此次是曹彬為主帥,但能說趙匡義用錯人嗎?
首先是平南漢南唐,潘美平南漢幾乎是完美戰役,可最後南漢國庫宮殿一起燒掉,成了一個大缺。
曹彬平南唐,磨磨蹭蹭,若無潘美協助,劉遇與王明在皖江口險勝,還不知道最後是什麼結果。
然而成敗論英雄,有幾人注意到過程?
潘曹二人都受到趙匡胤的恩惠,不過因為柴家的關係,趙匡義對曹彬會更放心一點,現在又加上自己,潘美只能永遠呆在太原了。難道一翁一婿全部做宰相?
潘美在高梁河一役中,受趙匡義壓制,表現不好,因此只能變成第二主帥。
其實這次趙匡義用將帥也是細細考慮過的,如潘美久在太原,西路軍就是要快,迅速將山後數州佔領,與東路軍會合。田重進與潘美用兵特點就是快,東路軍是拖住敵人,不用那麼快,因此也適合曹彬的用兵風格。
再者,幾個主將,不僅要會打仗,還要有能力壓住下面諸將,除了曹彬、崔彥進、米信、田重進與潘美,其他人能做到嗎?難道楊業比他們更適合?哈哈,那會是一個天大的笑話。
不過宋九卻知道這次用人其實還真是一個天大的笑話!
但讓宋九來說,就是不怕得罪曹彬,他又能推薦何人為帥?這是主將是帥,不是偏將,就是楊延昭擔任之。也可能會出大事。其實他腦海裡倒是浮現出一個人選,可想到對手是耶律休哥。也不能勝任,況且他能說服趙匡義麼?
那就是崔彥進。
至於其他人。宋九真說不出口,王侁不好嗎?看看他在西北做了什麼,能文能武,自己憑什麼說他不好?
於是說道:“陛下,兵者,國家生死大事也。此次北伐,太祖以來僥倖殘活下來的諸將,陛下以來提撥的新起諸將,三者有二進入數路大軍中。更不用說是兵士。多次上過戰場經過生死考驗的兵士幾乎全部得選其中,可以說他們是我朝將士的九成精銳所在。所以此戰那怕不能勝之,都不能大敗,可是臣看到上下掉以輕心,心中很是擔心。故臣懇請陛下容臣進入東路大軍中擔任監軍,臣用兵雖不及曹將軍,但是也久在北戎,對北方比較離熟悉,或者能為曹將軍補漏拾遺。增加勝利把握。”
“宋卿,勿要多說了,你是文官……”
“陛下,臣是文官。亦是樞密使。”
“西府還離不開卿啊。”
“臣在西府數年,包括以前在東府時,改革軍制。檢校器甲質量,改進鎧甲。前線屯田,安定西北。遙控遼東韃靼,有的做對了,有的做錯了,但所做的正是為了這一刻。同時臣也想隨軍察看,進一步補充改進。一個國家強大,必須文武兼舉,我朝才能恢復漢唐盛光。而且,以臣認為,恢復漢唐盛光,僅是一小步。為何,前世那麼多經驗,那麼多史書,完全供我們借鑑。我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為何不能做得更好?”
反正死活要隨軍。
郭守文鬱悶了,你堂堂的西府首相,與我爭什麼監軍?
爭來爭去,趙匡義也沒有了辦法,最後同意。
但不是宋九進入東路軍,就能大捷,主要這段歷史他記得不清楚,唯獨記得的就是曹彬可恥地嚇逃跑了,導致慘敗。這能給他什麼幫助?
只能說讓宋九感到僥倖的是在雍熙北伐前將李繼遷解決。
否則他將夜不能寐。
無論勝負,國家也會元氣大傷,還能向西北用兵嗎?
宋九回到西府,仔細地看著地圖。
最後苦笑了,看地圖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