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物品裡沒有土地、資源、錢財,頂多是馬匹、奴隸,數量相當有限。
只算經濟賬的話,大漢對匈奴作戰,次次都是虧的。只是虧多虧少的問題。
霍去病顯神威封狼居胥的漠北戰役,和李廣利大敗被俘的酒泉戰役,都是虧光國本之戰。
這些年,大漢東北、西北兩個方向基本穩定下來,趙充國按當年與王西風交談的啟示,上了一道改邊防軍為屯田軍的奏疏。
大漢共有70多萬軍隊。
其中50萬分布在北方,“遼東~漁陽~雁門~朔方”、“西河~北地~隴西”一帶,面向匈奴的防禦戰線上。
而且這些地域,因為常年受匈奴侵擾劫掠,沒有永業田。
也就是沒有長期種植的農戶。多數是草場和荒地。
趙充國奏摺意思就是:把邊疆軍士變成半軍半耕的軍戶。戰時上前線,平時墾荒種地。
邊軍種地收成歸自己,不用納稅。
只需口糧自給自足,其它待遇照舊。
這樣,既可將邊地開發成糧田,也解決軍士家屬生計出路。
可謂一舉幾得。
唯一的隱患是戰鬥力可能有所下降。
所以,這個政策是在邊境相對穩定、戰事較少的時候才更適應。
現在邊境局勢正是處在這種時期。
朝廷同意了趙充國的建議。
皇帝下旨:北方50萬邊軍中,40萬開始實施屯田軍制。
隨著“邊防軍”改“屯田邊防軍”政策的推行,先是在長城之內,大部分空地變成耕地。
隨後,長城以北的許多空地,也被開墾出來。
朝廷適時地採取一些鼓勵措施,轉移了一部分平民人口到邊區。
這部分主要是女性,以彌補女性不足,人口比例失調的現狀。
短時間內,長城內外變了面貌,與內地普通村寨沒什麼兩樣。
如果沒有戰爭的話,國家耕地面積會得到大幅提高。
從歷史的角度看,趙充國的這項建議,確實起到了當初決策者意想不到的作用。
1.降低了軍費開支。
這個辦法的特點是既沒有減少軍隊數量,又降低了政府對軍隊的支出。
如果一下子削減軍隊數量,許多利益糾纏之下,有不少人會接受不了,可能引起社會動盪。
同時,萬一戰事又起,臨時去徵兵,質量和數量都是麻煩。
2.荒地被開墾成為糧田,擴大了糧食產量。保障了糧食安全。
3.最具歷史意義的一點是:內地農耕文明向北推進了幾百上千裡。增加了將遊牧文明改造成定點放牧文明、甚至是農耕文明的籌碼。
這件事對後世最大的影響是:墾荒運動使農耕邊界北移,令北方遊牧民族的一部分,變成了農耕民族。
最後這點,是趙充國、乃至皇帝、以及整個朝堂都萬萬沒有想到的。
王西風則想:要不是有後世記憶,自己哪知這些道理?
這個政策,也只有在匈奴無力南下攻打漢人時最合適。
而這二十來年,正是匈奴相當疲弱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