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初年,在古項子國地界有一小村,只因村中王姓居多,故村名叫王村。王村南臨良田沃土,北依小河潺潺,東面小鎮寬衢,西靠青青土山,一條不太寬的馬路自東向西橫穿小村。因村北就是河堤,堤面甚寬,視野開闊,所以來往行人多沿河堤行走。每逢春日早集,行人來來往往,嫗僂提攜,好不熱鬧!站在堤上,極目遠望,只見小河蜿蜒東西,不見首尾。堤坡上雜草青青、野花爛漫,綠柳低垂,忽濃忽淡的花香順著河風飄出老遠。真正一個風光旖旎的好去處!從堤上往北望隔河對岸,簇簇綠蔭中掩映著又一個小村,名叫馮村。馮村和王村隔河相望,那是一樣的民風古樸,風光秀麗。
王村裡有一位德高望重的人,名叫王孝淳。早年曾在山西做官,因年事已高,解甲歸田。王孝淳膝下有一愛女,名叫王靜兒。年方一十六歲,出落得體若新荷不染泥,神似梨花猶帶雨。真個是說不盡的溫柔,說不盡的嬌媚。這王靜兒平日足不出戶,在家裡學習些琴棋書畫,刺繡描紅。老父家教甚嚴,只把愛女也教導的知書達理,溫文爾雅。方圓十幾裡都知道王家有這樣一位溫柔賢惠的美人,提親的每每踏破王家門檻。可王靜兒眼界甚高,平常人哪能看入眼中。就這樣,王靜兒依舊在家學習詩文,待字閨中。
再說河對岸馮村,也有一位極有才華之人,名叫馮清源,字三石。年方十八,長的是玉樹臨風,貌似潘安;詩詞歌賦、吹拉彈唱,無所不精。此人家學淵源,其父原是一名教書先生,名叫馮現生,曾給本縣的縣官老爺之子當過先生,所以在本地威望很高。馮現生對兒子清源寄望很高,希望他將來能功成名就,飛黃騰達,顯赫鄉里。所以對兒子著意教導,直想讓兒子早登榜首。馮清源平時對自己要求也很嚴格,各種技藝,精益求精,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加之相貌豐偉,所以提親的人也是門檻踏平。但馮現生於子期望甚高,尋常人家也是看不上眼。馮清源雖稟家父嚴訓,但自性多情,免不了會和那些多情女子卿卿我我,你儂我儂,所以得了一個“風流才子”的稱號。他早聽說河南岸有一美女叫王靜兒,才貌雙全,就有心要會一會她,但王靜兒家教甚嚴,不經常出門,很難能找到機會一近芳澤。這幾天附近小鎮丁集恰逢古會。會上人山人海,五花八門,農耕商賈,三教九流,熙熙攘攘,好不熱鬧!王靜兒靜極思動,也想到會上游玩一番。就經過父母同意,和丫環萍兒一起準備到會上一遊。也是合該成就一番姻緣,馮清源也要到會上游玩。這一去就引出了一番纏綿悱惻、驚天動地的故事。
這一日,王靜兒早早起床,由使女萍兒伺候著洗漱。你看那王靜兒長的花容月貌,美若天仙。真個是:
青絲高挽插黃花,娥眉淡掃柳含煙;
面似滿月百無瑕,杏眼櫻唇一點丹。
動若飛仙風擺柳,靜如處子神肅然;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俱無顏。
王靜兒洗漱畢,上身換上一件桃紅鑲黃邊的小棉襖,下身穿一條蔥綠的帶褶長裙,腳上穿一雙繡著鴛鴦戲水的小花鞋。拉著萍兒娉娉婷婷就向著古鎮走去。
再說馮清源。他早就約好了一幫朋友準備到會上去玩。這一日,朋友們已經在他的家中聚集完畢,就等著馮清源出來。大家正在客廳裡高談闊論,馮清源從臥室裡出來了,大家只覺得眼前一亮,面前多了一個翩翩美少年。只見他:
面如宋玉白無須,貌比潘安飛劍眉;
虎背熊腰身欣長,詩書滿腹氣自輝。
馮清源頭戴藍色方巾,兩條藍絲帶飛在烏黑的長髮之間,一件寶藍長袍罩在身上,腰繫一條藏青色的束腰,從上面垂下一條黃絲帶,帶子中間佩了一塊水意氤氳的古玉,整體看來真是玉樹臨風,溫文爾雅。在大家的讚歎聲中,馮清源被眾人簇擁著興高彩烈的向古鎮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