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想起個好站名其實並不容易。
一個好的企業名稱,不僅需要簡單易記,還要好聽,能夠朗朗上口,最重要的還應該有寓意和聯想度,能夠和核心業務關聯起來。
就如百度,取自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裡的詞句:“眾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國民認知度廣泛,好聽易記,與搜尋業務的聯想度也很高。
阿里巴巴,取自古阿拉伯民間故事集《一千零一夜》中《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故事。
這個故事在全球都有廣泛的知名度,正好與當時阿里主要做全球批發貿易的B2B業務關聯,同時,阿里巴巴意謂“芝麻開門“,也喻意阿里為小企業開啟財富之門,這也與它作為交易平臺的價值觀相符。
亞馬遜,以地球上孕育最多種生物的亞馬遜河為名,正是暗喻其電商網站商品種類繁多,讓使用者產生在這裡想買什麼都能夠找到的聯想度。
當然,有時也不能一概而論,將創始人名字融入企業名也是一種選擇。
比如騰訊,似乎就沒有什麼特殊之處,騰字出自小馬哥的名字,訊字來源於其之前的公司潤迅,與最初的社交業務似乎關聯度並不高。
但隨著公司的發展,大眾也漸漸對這個名稱變得熟悉而深入人心。
同樣的還有京東,就是取自創始人老劉和當時女友兩人的名字,跟電商業務也沒有絲毫關聯。
總而言之,給企業取名實在是很玄妙的事。
這時還是個帝大普通大一學生的隋波,躺在簡陋的宿舍裡,聽著舍友們此起彼伏的鼾聲,墊高腦袋,想著起一個能夠在今後十幾二十年,能夠響徹全國乃至世界的企業名稱,想想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他想了不少,什麼“貝淘”、“樂購”、“易寶”、“京博”、“華豐”、“盛旺”……
最後發現,感覺上都沒有前世的“易趣”好聽……,雖然感覺和業務有一點關聯度,但氣勢上總覺得弱。
看起來就不像個能夠成長成為巨頭的味道!
也不知道是不是潛意識裡聽習慣了,像什麼“盛大”、“易趣”、“淘寶”,就覺得感覺上不一樣!
要是學京東呢?……葉薇、隋波……微博?!暈……
到時候開這個業務的時候,倒可以用。
唉,頭疼。
嘆了口氣,他想,是不是要找高人指點一下啊?
用周易什麼的給算算?
滿腦子胡思亂想,輾轉到凌晨,隋波才昏昏睡去。
…………
第二天上課,他照常找了個最後一排靠窗的座位,用了一節法理學課的時間,給林馨寫了封回信。
說實話,隋波已經很多年沒有寫過信了。
前世他用筆寫的最多的,就只剩下簽名……
資訊浪潮在接下來的那些年,洶湧而至,手機、簡訊,電腦、QQ、郵件、微信……,不斷演變的通訊方式,讓人們的交流變得更加便捷容易。
但,也再也沒有現在這種鴻雁傳書的浪漫。
記得前世時,隋波就是靠著那些來信熬過了大一的時光。
這時,發一封信要一週,等一封信來也要一週。
每次從發信的那一刻起,就開始期待著回信。
再到收到回信的欣喜,迫不及待的拆開,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筆跡,彷彿能從那些熟悉的筆跡中,看到一張張面龐。
讀著信裡的一字一句,都能清晰的體會到對方的喜怒哀樂,感受到對方在落筆瞬間的情緒。
這種微妙而雋久,耐人回味的感覺,是後來的簡訊、微信資訊所無法比擬的。
正如電影《北京遇上西雅圖之不二情書》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