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破敗不堪的模樣也變的欣欣向榮起來!
趁著天色還早,張一水又跟著兩個老頭在村子周圍的水稻田裡轉悠了一圈。
看著綠油油的稻田,張一水是無盡感慨,這都是他的傑作!
不得不說,這些村民都是嚴格的按照張一水的要求進行田間管理。水田裡雜草根本沒有,就連田埂上都很乾淨。
當然這段時間下河村學的學生也時常到田間地頭來幫忙。
雖然這裡水稻不比前世有雜交水稻那般高產,可若能精心侍弄相信產量翻倍是不成問題的。
“嘿嘿,一水啊,咱家的秧苗可是比附近的村子好上許多,不但秧苗粗壯,身量也高出一頭……”三爺顯擺得很。
“嗯嗯,爺爺,你們也要注意一些,若是發現有乾枯發白或有什麼病蟲害可要早些應對……”
畢竟這耕種這麼大一片的水稻,小心注意下病蟲害還是好的。
“一水,咱村上的人細心著呢,早晚都要到自己地頭溜上一圈的……”張本良早就將這些事情宣傳到位。
“那就好……”既然村裡有安排,張一水也放心了……
張一水剛進家門,便看到陳力和魯慈已經在院子裡等他了。
陳力和魯慈從落戶下河村便一直忙活著,直到村裡的房子都建得差不多了這才清閒下來。
不得不說這兩位師傅得益於張一水所建造的東西,大半年的時間不但技藝精進了不少,賺了不少銀子,更是帶出了幾個得意徒弟。
“張公子,你可回來了……”陳力和魯慈都是一臉興奮。
“二位師傅怎麼有閒心出來溜達啊……”這兩個人沒事兒可是很少出鋪子的。
“哦,我們二人只是來看看,張少爺有什麼用得著我們的地方?”陳力恭敬的說道。
張一水沉思了一陣,現在距離秋收還有三四個月的樣子,還真的應該準備秋收所用的農具了。
水稻成熟後,需要收割,脫粒,去殼等環節這樣才能成為飯桌上的大米。
若是在工業文明的社會里,只需要一臺行走的收割機和一臺脫殼機便能輕鬆搞定。
可在這農業生產落後的大夏國裡可就是十分麻煩的事情了。
張一水沒有學過機械,收割機是不可能了,不過倒能最佳化一下收割、脫粒、脫殼的過程。
前世收割稻穀有一種叫做‘掠子’的工具,直著身體就能收割稻穀。它類似於東北用的扇刀和粗孔籃筐結合體,一刀下去的水稻便可以紮成一捆,速度是鐮刀的數倍。
脫粒類似於密齒的篦子,稻杆擠扁了能過去,稻粒便留了下來。
至於脫殼機張一水倒是知道它的工作流程的,如果能和水車結合起來,那就可以大大的節省了人力。
“兩位師傅難得這樣有心,你們大可以回去等待,我這就去畫圖紙……”說完張一水便進了屋。
接下來的兩天只有吃飯了才能看到張一水的身影,其他時間都待在房間裡。
“看來這小子又要放大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