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將軍,如何才能抵禦敵軍轟炸機轟炸?總參謀部是否有具體方略,若不涉機密,請具體言之。”陳伯廉問出了挨炸十省代表的心聲,全場人都看著徐敬熙。
“尊敬的代表大人:總參謀部對此確有對策,共為五策,因涉及軍事機密,在此只能提及四策。”徐敬熙答道:“其一,瞭望預警。既要轟炸城市,敵機應在白日出擊,因而需於臺南、東沙,以及沿海各地設立瞭望站、或瞭望船,以作警戒,發現敵機可迅速通報各地;其二,擴大空軍規模、更換現有戰機、研發效能更佳之戰機,以阻截敵轟炸機;其三,各大中城市部署防空高射火炮,開建防空洞,減小轟炸損害;四,登陸菲律賓,佔領轟炸機機場。”
連說四策,但真正有效的是第四策,登陸菲律賓。家產全在廣州、一轟炸就損失慘重的陳伯廉當即問第四策,“陸軍能登陸菲律賓?”
“如果沒有海軍協助,陸軍無法登陸菲律賓。”徐敬熙道。
空軍牽扯陸軍,陸軍再牽扯出海軍,陳伯廉不得不順著徐敬熙的思路問下去,“那如何才能登陸菲律賓?我們是否能做到?”
“聯合日本海軍即可做到。”徐敬熙再次巧妙的扯出日本,“同時西北無憂。集合全國資源。”
徐敬熙轉了一圈,把該扯到的東西都扯到了,陳伯廉還有一些心思快捷之人當即明白他的意思,即與蘇俄簽訂反侵略互助條約、保持東亞同盟,並還要任憑軍費猛漲。
搖了搖頭,陳伯廉道:“如果沒有日本海軍戰事將如何?”
“尊敬的代表大人:請問您說的沒有日本。是指日本已被美國佔領,還是日本不參與戰爭?”
“這兩者有什麼分別嗎?”陳伯廉問。
“有分別。若日本已被美國佔領,求和不求和無實質差別;若僅僅是日本中立不參與戰事,那麼除離關內較近的地區外,還有一大半國土不在轟炸範圍之內,西北油田和東北油田可以殘存,關外軍工廠可生產彈藥軍械,我軍尚可一戰。”徐敬熙回答完陳伯廉的問題,又對全場道:“諸位代表大人:b…17僅僅轟炸淮河以南。但可以肯定其改進型必可轟炸長城以北,而我國工業南輕北重,一但敵軍在日本或日本沿海佔領大型島嶼並建設機場,持續不斷的轟炸下戰爭等於結束……”
徐敬熙有些將質詢演變成軍方的講演會,陳伯廉並沒有阻止,待徐敬熙說完他才問道:“這就是總參不可放棄日本之原因?”
“是!”徐敬熙點頭,“中日唇齒相依,唇亡齒寒。”
“可目前正是因為中日不肯棄盟才使戰爭的可能原來越大。美國政府認為中日朝三國同盟將挑起戰爭,威脅美國安全。”陳伯廉道。
“三次海軍法案後。美國海軍已具壓倒性優勢,三年後,中日與美國海軍戰列艦數量對比為三十六比十四,噸位比為一百三十五萬噸比五十六萬噸。單憑這兩個資料,任何一個稍微有常識的人都應知道,誰將會挑起戰爭!”徐敬熙道。“我國僅有兩艘在建戰列艦。而美國有三十六艘戰列艦,解散盟約後,一旦發生戰事,我建議政府可立即考慮和談。”
‘嗡…嗡……’總參謀長居然建議政府開戰便和談,代表們交頭接耳。記者們則揮筆狂書。此時有一個人忽然從座位上站了起來,但吵鬧的會場裡,沒人聽見他在說什麼。
“徐將軍,正如您所說,中日與美國海軍力量對比懸殊,可聯合日本我方便能取勝?”陳伯廉再問,他此時忽然有些後悔在英國領事建議下說服兩廣代表放棄建造天津級戰列艦。
“雖不至於取勝,但卻絕不會戰敗。”徐敬熙道。“中日海軍組成聯合艦隊,使陸軍登入菲律賓、佔領美陸航轟炸機機場成為可能;因不遭受轟炸,我國工廠可生產彈藥、槍炮,船塢可建造戰艦、潛艇,飛機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