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好萊塢大片負隅頑抗。
後來的發展,眾所周知。
好萊塢幾乎攻陷了全世界。
文藝電影大本營的歐洲,現如今的觀影主力人群,早已被好萊塢大片徹底統治,日本、韓國、東南亞,早已成為好萊塢的後花園。
像日本和韓國,雖然本土電影始終都在頑強的發展著,而且像日本的動漫作品、青春戀愛類作品等等本土風格的作品,像韓國最近幾年開始湧現出的一批年輕新銳導演所帶來的一些頗為深刻的對人性、對社會的深入考究和探討的片子,都完全可以說是自成一派,但事實上,這些本土出品的電影非但沒能力走出去,就算是在本土,其票房也只是好萊塢大片的零頭,根本沒能力跟外來的強者搶飯吃,也就是在國際上能博得一點文藝電影的名氣罷了。
說白了,玩資本、人力、工業體系都無比集中的大投資的大電影工業,誰都幹不過好萊塢,只能玩一點好萊塢不屑於去揀的湯湯水水,也即本土電影罷了——連歐洲都只能如此,日本和韓國更是隻能如此。
如果沒有意外,如果歷史的行進車輪不被打擾,中國的電影市場雖然更大、整體的電影工業雖然更為完備,但是當時間行進到2005年的這個時候,中國的電影市場,也幾乎一定是會這樣的。
好萊塢大片風行全國,國產電影幾乎沒有什麼抵抗力,個別的大導演砸大投資、拉大明星、組大卡司,去嘗試商業化製作,嘗試抵抗好萊塢電影的入侵,有一定的成效,但最終,錢倒是賺到了一些,但是卻失了口碑——事實證明,在這個階段,國產電影工業真正積累下的,是經驗。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