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利弗先生,您太誇張了,不過,謝謝!等回到家,請告訴你的女兒,謙的確很帥氣,好嗎?」
「哦,天哪,不要這樣!」
……
一家,一家,又一家。
見面,打招呼,寒暄,開個小玩笑,聊天。
一個人,又一個人。
其實只要把思路一放開,不再單純地把《葫蘆娃》的發行這件事作為一個單獨的事情去談,而是把接下來數年的雙向發行合作當成一盤大生意來談,好萊塢這邊可以談合作,也願意跟明湖文化談合作的大發行商、大製片廠,有的是。
時至今日,好萊塢電影稱雄世界,除了少數幾個國家的自產電影在本土市場還可以勉力支撐之外,其它全球的絕大部分地方,當地的電影產業在強大的好萊塢電影面前,都已經是基本被擠壓得只能苟延殘喘,只剩一縷微弱的氣息。
包括此前曾一度稱雄世界電影之林長達數十年的歐洲文藝電影,也包括獨樹一幟,在八九十年代曾曇花一現,以「充滿了東方式思考,和優美的東方風情」而著稱的日本電影,現如今也已經風光不再。
歐洲,日本,都已經成為好萊塢電影最重要的票倉。
所謂好萊塢,當然不是隻有若干家大製片廠而已,整個洛杉磯地區,即狹義上的好萊塢,各式大大小小的製片公司,就有數百家之多,而美國境內不依靠這些專業化的電影公司而生產出來的獨立電影,每年也有少說幾百部,但是,不得不說,獨立電影提供的只是美國電影的寬度,那是一種探索。真正代表了美國電影,代表了好萊塢這三個字為全世界影迷所熟知的,是好萊塢的七大電影公司。
明湖文化要談合作,當然也是要跟這幾家談。
迪士尼是其中一家,但也只是其中一家而已。
製作和發行了《鐵達尼號》的二十世紀福克斯和派拉蒙,以及哥倫比亞,環球影業,華納兄弟,等等,他們每一家都足夠強大,都是世界電影之林中絕對的強者——但不管哪一家,對於能夠獲得一家在中國具有強大發行能力的公司的友誼,都會十足的感興趣。
更何況,條件只是代理發行一部中國謙的電影而已。
而且這部電影還是除迪士尼之外,好萊塢其它各大製片公司都無比薄弱的動畫電影——他們居然願意跟迪士尼的《小熊維格》打對臺!
當然,這個態度很好,令人讚賞!但真的操作起來,其實這是一個並不怎麼漂亮的發行方案——我們的目的是為了賺錢,並不是為了置氣,不是嗎?
但是,這個合作,當然是令人期待的!
於是,在隨後的一段時間裡,在約翰·戴斯的帶領下,李謙開始周旋於好萊塢幾大製片廠之間,跟各大公司的相關人等見面、寒暄。
至於真正的談判任務,則全部交給約翰·戴斯。
然後,隨著這麼一路的見下去、談下去,李謙和約翰·戴斯見到的幾大製片公司的人,層次越來越高。
一直到後來,大家意見比較傾向一致的幾家公司,都出動了執行總裁,至少也是副總裁執行董事這個級別的人出來,跟約翰·戴斯和李謙見面。
忽然之間,約翰·戴斯似乎又回到了他最風光的那個時候。
只不過在當時,他背靠詹姆斯·卡梅隆,而現在,他背靠李謙。也或者可以說,他背靠整個中國電影市場。
終於,經過這樣輪番的接觸、碰撞、談判、寸土必爭,大概十幾天的時間,情況就開始漸漸地明朗了起來。
收集了滿滿的各種資訊,腦子裡也裝滿了各種各樣的合作方案,約翰·戴斯在從跟他最熟悉的二十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出來之後,就開著車子直奔廖遼在洛杉磯的豪宅——最近幾天的談判,漸漸進入實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