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之後那個一直都迷迷糊糊的老代善才是最清醒的,所以他死了。
民族的根基太過薄弱,又走上了行險求勝的不歸路,只要有一點點兒的差錯,都會招致災難性的後果。無論怎麼樣輝煌的勝利,也不管曾經面臨怎麼樣的絕好機會,實力上的差距就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
徵集兵馬的事情一直在進行,可效果實在不值一提。現在的八旗子弟都知道即將面臨滅頂之災,不僅沒有生出同仇敵愾的決死一戰的豪勇,反而愈發的透支未來,不顧一切的爭取在滅亡之前享受更多。
現在的八旗已經不是以前的八旗了,這不是表現在戰兵的多寡,也不是因為局勢的兇險,而是因為整體的不思進取。
自從那些老一代的八旗勁旅葬送在關內之後,新的八旗戰兵始終培養不起來。時間的緊迫和撤退的倉促,讓八旗丟失了很多東西。局面發展都如今,就算是能夠迅速拉起一支可以派上用場的精銳武力,也是於事無補,反而會帶來更大的災難。
八旗已經不是赴死軍的對手,實力的差距不是那麼容易就可以彌補的。戰爭其實早就進行不下去了,濟爾哈郎比任何人都想結束戰爭,哪怕是無條件投降也不是不能接受。
可問題的關鍵也在這裡,赴死軍已經一次又一次的表現出了不應有的強硬,絕不接受投降。
把八旗斬盡殺絕,在濟爾哈郎看來,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不是說李四沒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而是沒有這個必要。
作為一方霸主,李四的全部目標就是為了殺光八旗?赴死軍存在的意思就是這些?這絕對是不可想像的。
兩個民族之間的仇恨確實很深,但是李四完全沒有必要再加深這種仇恨,也沒有必要把武力和時間用在屠殺上面。
易地而出,若是濟爾哈郎有了李四現在的實力,絕對會提出苛刻的條件招降整個滿洲,然後建立全所未有的霸業。
殺韃子這種事情只能作為積攢人望的口號,在得到實力之後還這麼做下去,就真的不知道李四是怎麼想的了。
要說威脅的話,現在的八旗已經不可能再對他李四有什麼威脅。就算是他想或者這片土地,也可以用武力為輔談判為主的手段進行……
濟爾哈郎從來就不相信什麼承諾和大義,只相信利益。所有的事情都有一個利益的趨勢。
實在看不出殺光所有的滿洲女真對李四有什麼實實在在的利益。
雖然赴死軍完全可以透過戰爭或者人口和地盤兒,可納降的話,不也是一樣能夠做到嘛?
所以濟爾哈郎的內心深處始終還有一個希望:李四定然是需要什麼,只要滿足了他的需要,滿洲人就能夠躲過這次前所未有的災難。
金銀?地盤?人口?顯然不是這些。
也許李四並不是很在意整個滿洲幾十萬旗人的死活,可是濟爾哈郎很在意。
時間的緊迫已經不允許再行試探,幾十萬旗人的生死存亡已經到了最後的關頭。也只有到了這個時候,濟爾哈郎才能領會當年皇太極的穩妥和保守,其中蘊含著的顧慮和擔憂。歸根到底還是對敵我綜合實力的清醒認識。兩個民族之間的差距,不是因為一兩個雄才大略的領袖和一個絕妙的機會所能夠抹平的。
「也許我們應該再次請降了!」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