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傷亡,那更是不計其數。
雖然聯軍在太空部署了大量預備隊,並在戰鬥剛開始的時候,全力進行增援,以希望打成一場和昨天類似的消耗戰,但在今天戰鬥真正開始之後,聯軍就無奈的發現,不管他們怎樣加快增援速度,都已經無法扭轉戰場的局勢,敵人的這一波進攻顯然是蓄勢已久,最重要的是因為帝國是進攻方,所以他們在投放軍隊時可以做到肆意妄為——只需要將空間站每一寸角落填滿就是了,但顯然聯軍不能這麼幹,不管前線多麼缺人,聯軍的指揮官們起碼還要保證士兵在剛出現的那幾秒是安全的——聯軍的軍事長官不是斯大林,聯軍計程車兵也不是蘇聯紅軍,不可能一聲令下,就讓士兵們無謂上前送死。
而這種差距,體現在戰場上,就是聯軍空有後方龐大的預備隊,前線卻始終因為兵力投入不足而節節敗退,到目前為止,雖然各個空間站還掌握在聯軍手裡,但其最重要的外圍陣地都已經落入敵手,從無數的戰場畫面看的出來,在那些已經被佔領的房間內,到處都是帝國士兵的身影,他們拿著從空間站各處找到的每一樣工具,正在瘋狂的破壞空間站本身的空間結構,以及他們能夠看到的每一個機械——電燈、監視器、鐳射發射器,所有的手機,電腦——在它們眼裡,這一切東西都是地球人的武器,是存在潛在威脅的東西。
敵人這種不分青紅皂白,一切砸光的辦法頗有些像當年抗日戰爭,日軍的三光政策,雖然這種土法子給他們自己造成了一定的困難,就比如說照明,因為電力被破壞,在那些被敵人佔領的區域,都是一團漆黑,敵人甚至要從他們自己位面運來蠟燭來用,但這種方法的有效性也是不容置疑的,在那些完全被“破壞”的區域,KL3014能夠得到的戰場情報幾乎為0,而聯軍計程車兵再度反攻那一帶的時候,因為完全缺乏KL3014指揮系統的支援,他們的戰鬥難度開始成倍增加。
而產生這種情況最重要的原因還在於戰場條件——空間站雖然在名義上來說,能撐得上是“小型城市”,但那只是就設施的完備性而言,因為是純人工建築,所以許多功能可以做的非常集中,其生態模型很像都市中的摩天大樓——一座上千米的高樓可以容納數萬、乃至數十萬人,幾乎相當於一座小城市的人口,而在空間站中,這樣的因素則更為突出,在空間站裡,空間的利用被設計師算計到了極致,這在批次生產空間站時,固然可以節省成本,但是在戰爭中,過於狹小的戰場反而會讓兵力施展不開,讓“城市”失去縱深的同時,更讓許多大威力的自動武器無用武之地,而因為房間與房間之間,只有鋼板相隔,所以反而讓帝國這種毫不吝惜人命的“人海戰術”取得很不錯的效果。
……
當然,在對外宣傳上,各國政府很有默契的統一了口徑,不把這次行動稱之為撤退,而說成是“主動選擇更有利的交戰區域”,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倒也是一句實話,這幾個月來的徵兵工作還是很有成績的,如果到“必要”的時候,聯軍可以動員的普通軍隊數量甚至可以超過千萬——光Z國、美國這兩個國家全面動員起來,就可以輕易達到甚至超過這個數字,雖然不知道敵人目前有多少軍隊,但從目前的戰況來看,戰場的級別最多也就是百萬級,對於地球人來說,這個數字雖然不算小,但還在接受範圍之內。
當然,在公佈“不怎麼好的”訊息時候,也會順便搭上一些好訊息,以免民眾本就脆弱的神經崩潰——這倒不是誇張,在地球上,有許多民間“專家”已經開始從政府公開的戰場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