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顧右盼,一板一眼地說道:“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節,你們幾個就留下來和朕一起用膳。明日兒、兒即要去軍營,全當朕給你們踐行。去了軍營要刻苦鍛鍊,不許丟朕的臉面。”
三個孩子哪有心情吃飯。馬秀英想著朱、朱就要去軍營吃苦,同樣食不下咽。朱元璋其實也不捨得兒子吃苦,奈何他是天子,話已出口,豈能朝令夕改,遂悶頭狂吃。
一頓飯吃得索然無趣,三個孩子用完膳就欲告辭。
馬秀英不鬆手,未語淚先凝,“多陪陪母后。”
當母親的心情總是這樣矛盾,馬秀英既希望兒子成材,又捨不得兒子吃苦,前一刻還信誓旦旦要讓兒子去軍營鍛鍊,這一刻卻隱隱後悔不該下這樣的決定。
三個孩子依言坐下,卻無人說話,氣氛愈發壓抑。
突然窗外亮了一下,眾人抬頭望去,只見夜空升起朵朵煙花,五顏六色、絢麗多姿,煞是好看。
朱元璋有心打破僵局,笑道:“定是百姓在放煙花。”
煙花在宋代就已盛行,但是元朝的時候元人怕漢人掌握火藥等技術,不準民間私自制造跟火藥有關的一切東西。朱元璋建立明朝後才推翻了許多不平等的條例,雖然同樣禁止民間私造火器,鞭炮、煙花卻不在管制條例內,故而許多鞭炮店重新開張。
尤其是百姓被皇宮大年三十放的那一場煙花驚豔,紛紛購買菸花在元宵節燃放,京城的夜空被各種造型的煙花裝點得熱鬧非凡。
孩子們總是容易被熱鬧新奇的事物吸引,之前那場煙花,眾人至今歷歷在目,聽聞民間也在放煙花,三個孩子眼睛頓時一亮,目不轉睛地望著夜空,臉上浮現出憧憬的神情。
馬秀英輕聲請求,“皇上,讓他們去民間看看煙花吧。”如果不是身份限制,她真希望兒子們也能親手放一放煙花。以前過年過節,哪個小朋友不玩煙花啊,馬秀英就記得自己以前最喜歡玩地老鼠和甩鞭呢。
朱元璋猶豫道:“宮外龍蛇混雜,不太安全。”
馬秀英央求道:“百姓時常攜帶家人出門遊樂,可是皇上從未陪孩子們這樣遊玩過。我們換上便服,悄悄從角門出去,誰人認識?若是您不放心,再帶幾個侍衛隨行。我們亦不走遠,就在皇宮附近轉轉可好?”
朱元璋臉色微赫,從投靠郭子興那一天起他就四處征戰,孩子們還在襁褓裡就跟他輾轉遷移,直至他打下一片江山又被朝事所累,認真說來,他幾乎就沒好好陪孩子們遊玩過。面對馬秀英這個請求,他找不到推辭的理由,遂點頭應準。
三個孩子頓時喜笑顏開,特別是朱和朱一掃先前的沮喪,迫不及待地叫嚷出宮,簡直比剛放出籠的鳥雀還蹦得歡。
馬秀英警告道:“出宮後一切都要聽我們的安排,不準單獨跑遠,不準碰危險的東西……”
“知道了!知道了!”朱、朱打斷馬秀英的叮嚀,滿口答應,心早就飛到外面去了。
馬秀英真拿這兩個頑子沒轍,只好對朱標說道:“一會把弟弟看牢,別讓他們搗亂。”
“兒臣省的。”朱標點頭應是,眼中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一絲興奮和喜悅。
五人換上便服,喬裝成普通百姓,悄悄出宮。幾個侍衛遠遠地綴在後面隨行。
皇宮附近的街道還是比較清淨,百姓對皇宮天生有一種敬畏心,一般不會輕易接近皇宮。但一走到朱雀大街上,三個孩子就被熱鬧的街景晃花了眼。
街上張燈結綵,人山人海。這邊有人在表演雜技,那邊有人在舞龍舞獅,前面有小販賣力吆喝,後面有路人提著千姿百態的燈籠踏歌而行……
三個孩子只在跟朱元璋祭拜太廟時出過皇宮,但那時儀仗開路,侍衛護道,他們坐在車裡根本就見不到如此熱鬧自在的場面,這可比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