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衛民,你是村長,村裡發生這麼大的事兒,你早就該去找我啊。我是恩公祠人啊!人們常說好狗護三鄰,好漢護三村。我海水清即便不夠一條好漢,也算得上一個男人吧!你如果先找到我,眼前這悲劇就不會發生。今後再有事的話,你直接去蓮州找我,你啥時都不要忘記我是恩公祠人,記住了?!”
海老說完,與淚流滿面的呂叔一起,走到情緒熱烈的鄉親們中間,與在場的所有鄉親一一握手,連老人孩子也不疏漏。海老握手時的力度很大,眼圈一直紅紅的,讓被握者感到真誠、實在,貼心貼肺,永遠難以忘懷。
之後,海老走向陪同前來的另一群體。此刻海老的臉色變得凝重且冷峻,他有意省略了與這些下屬們握手的程式,儘管他讀出了閃動在這些下屬們眼睛裡的熱望,因為這些下屬們平時也難得一睹他的神采。海老衝畢敬業輕輕點了點頭,就走向了他那輛專用的黑色伏爾加。在司機開啟車門的一剎那,他低聲對畢敬業叮囑道:“記住,我對你的告誡。”
畢敬業點點頭,他清楚海老所謂的告誡,就是那九個字的三點指示。海老又難得地作了新的詮釋與補充:“大海,最樸素的優點就是:海納百川。”
畢敬業眼前一亮,連連點頭。
39.老革命海老(2)
海老驅車離去幾分鐘後,出現了另外激烈的一幕:餓死者的家屬憤然而起,團團圍住了畢敬業;憤懣的群眾衝了過來,先是對畢敬業質問,接下來是痛斥,很快升級為大罵,朝畢敬業臉上吐唾沫,扇耳光,拳打腳踢……
若不是呂叔、火頭叔等人奮不顧身地拉起一個保護圈,團團圍定畢敬業,他這個堂堂的縣委書記,輕則致傷致殘,重則死於非命。
畢敬業的眼泡青腫,嘴角流血,袖子、領口被撕破了,臉上處處留著唾沫、鼻涕的痕跡……
看著畢敬業的狼狽相,呂叔突然生髮一種憐憫之情。這種複雜的心情,有如“能見賊吃飯,不能見賊捱打”。
此時的畢敬業,雖然忘記了狼狽,心裡卻在惴惴後怕。多虧海老的告誡在先,他才作出了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的高姿態。他若不海納百川,依平素的衝動脾性,還能不死於憤怒的拳腳?眾怒難犯,法不治眾,在這樣的場合,即便被亂拳打死,也如同一隻螞蟻被踩死……
歷經此次變故,畢敬業對海老的告誡,有了更深切的體會。從恩公祠事發,到眼前這一切,看來早已被海老料定,並牢牢控於其股掌之中,所以才有九字三條告誡。精闢啊!雖才驗證兩條,已堪稱是錦囊妙計,還剩一條“冷處理”,也絕不是空談,還將為他化險為夷。想到此,他突然有了堅實的依託之感。海老不愧是海老,神機妙算,料事如神,不愧是老革命、老前輩。自己就是再歷練數十年,也難以望其項背啊。
恩公祠從飢餓中走了出來。
火頭叔提議:阿媽尼是國際友人,活著是恩公祠的優秀村民,又是為恩公祠眾鄉親而死,她不死,我們大夥兒沒準兒都得死,我們恩公祠人都給阿媽尼戴孝,戴重孝。
火頭叔的提議,得到了一致的響應。
於是,恩公祠家家戶戶的門前,都掛起了白花。大人小孩兒全都戴上了一模一式的“孝子帽”。
恩公祠上下,再次蒙上一片孝白。
上一次是盛女罹難。時間是公元1938年6月。事發黃河大決口,災民瀕臨絕境,為救助鄉親,盛女死於非命……當時的祭奠空前絕後,恩公河上下一片孝白。
兩次孝白,皆因大饑饉。
這次,在立碑的問題上遇到了麻煩。恩公祠村民提出要追認阿媽尼為革命烈士,碑文上寫“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字樣。
此舉遭到了畢敬業的頑強抵制。
但畢敬業面對以火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