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後果很可能是錯過了持續發展的階段,所以,組織內部需要不斷地打破平衡,不能預設沒有能力的人在崗位上,不能預設老朽的管理者在關鍵崗位上消磨時間直至退休,不能對市場上的技術採取觀望的態度,不能放任服務水平下降而尋找藉口,絕不能追求“一團和氣”。
4。實現組織學習
學習型組織的構建在今天已不是時髦的話題,問題的關鍵不在於是否要建立學習型組織,而是如何實現組織學習。組織學習最根本的是要解決組織存在問題的本身,而不是對這些問題產生的後果做出反應。舉個例子,一個印刷企業在8~9月總是進入高峰期而使得生產無法滿足市場要求,如果單從學習的角度來說,我們會選擇加班和訂單外包來緩解問題,所以提高工人的熟練程度、強化外包工作的管理就成了組織學習的內容。但是這並沒有解決高峰期和低谷期的問題,如果是真正的組織學習,反而應該分析產生生產高峰的根本原因是什麼,是訂單的問題還是計劃性差的問題,是產品結構的問題還是客戶結構的問題,是市場區域的問題還是銷售政策的問題,透過分析這些事件背後的原因才是真正的組織學習。
這四個層面並不能夠完全解決組織的混沌狀態所帶來的變化,但是至少我們需要知道組織已經處在一個非均衡的、混沌的環境中,在這個環境裡組織必須是動態的,一旦管理者能夠轉變自己的思維方式,使自己掌握混沌狀態的思維方式,能夠實現組織的真正學習,能夠自己超越自己,主動打破自己組織內部的平衡,不管出現什麼樣的突發事件,也不管環境如何改變,組織總是可以讓自己凌駕於變化之上,處於主動的位置。
第3章 什麼是組織結構
組織結構就是讓權力和責任的關係匹配。
組織結構有著自己的特性,一方面結構的作用是保持穩定,只有穩定的結構才可能產生效率,但是發展又需要結構變化,只有變化的結構才會帶來發展。
組織結構的管理,或者組織管理,無論從任何一個角度講,它實際上圍繞著責任展開。
組織結構是自我約定的關係
組織結構為什麼能夠發揮作用?為什麼可以分責分權?這是因為組織結構的自我約定關係。組織結構最為重要的特徵就是組織內的關係可以自我約定,而自我約定關係可以決定資源的獲得和權力的分配。我曾經給上課的同學開過一個玩笑,就是請大家確定一個40人的班有30個正副班長,大家都笑了,可是當我把道理講通,我相信你也會同意有30個班長。
一個組織是否強大,其實首先取決於你的資源,如果班級想強大,有凝聚力,就得先擁有資源。資源從哪裡來?其實是資源和權力一個組合的過程,如果我們能夠找到這個組合,資源就會到來。在所有的EMBA班裡,如果希望自己的班是最強大的,希望跟商學院有一種可以平等溝通的能力,比如要求學院必須配置最好的老師,就要擁有對話的條件,而條件就取決於班級擁有的資源。如果這個班爭取到60萬元,這60萬元和商學院的資源做一些配合,就可以請到最好的老師。比如你們很希望見到某一位著名的企業家,給他買一張機票,跟他進行一個小時的交流,然後跟他照張相,我想這個班擁有的錢是可以做到的。但是60萬元怎麼來?這個班不會憑空冒出60萬元來,組織管理的好處就是可以約定一種結構,這個結構就是設30個班長,每個班長出2萬元,就是60萬元了。只要我們可以設計這30個班長具有相應的權力,一切就可以做得到。
大家可能覺得這個結構太臃腫了,怎麼可能有30個班長,但是我想說的是,這就是自我約定的關係,因為有60萬元的目標,有30個責任,所以有30個班長沒有任何錯誤。換個角度說,公司設定多少個副職,或者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