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甚至其它地區的人,仍延續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傳統。
溫飽還是這個國家的主要問題。
“為什麼不發動更多人從事農業生產?”孟謙途中就有疑問,明明有土地、也有資源,又不像隔壁非洲大陸的惡劣條件。
“這關係到習慣、政治和經濟等多方面。”哈米德當然清楚首要發展什麼最好,但現實的麻煩非常多。
非洲人的教育程度底導致習性懶惰,見識短;世界大國的政治博弈,並不希望見到崛起的非洲(如南非的例子);非洲內部的戰亂,也讓農業發展斷斷續續;經濟上的短板,更是難以發展。
“你們還有太多需要改變和提高的地方。”這是孟謙的最後結論,沒有實力就永遠找不到前途。沒有實力的非洲,永遠只能被大國忽悠,培養為各自勢力的後院,等將來某一天被利用。
結束參觀後,當地唯一一家電視臺播報了這系列事情,總統陪同著兩個對國內經濟影響重大的外國人,決定著投資企業,國家發展的未來。雖然獲得了一定的尊敬和認識度,但人們更關心吃飽。
孟謙回來後也在考慮這些問題。
其實不光是非洲,哪怕中國、印度這些農業大國,都會面臨這種問題——人口越來越多,消耗越來越大。
全世界仍然有35%的人處在溫飽線之下,若全體人類取平均值,人類只達到了“六分飽”,但消耗愈加嚴重。
據統計,全球畜牧生產占人為溫室氣體排放量的18%,畜牧生產佔用全球三分之一的可耕地資源和十分之一的水。
基於全體人類角度,這已經不是非洲人民的問題,而是隨著全球人口增多,全世界——包括髮達國家都得面對的負擔。
能不能有一種更好的解決方式呢?
孟謙有各種先進技術,想要提高作物產量,縮短畜牧養殖時間、成本花費,同時減少對自然資源的消耗?
他的腦袋給了肯定答案。
科技是能夠改變這一切的,比如混合多種生物技術的作物,能夠讓小麥、水稻、玉米更頑強的成長,產量更高;
再比如發展仿生食品。主要是以植物為原料生產仿生肉,植物含量非常高,具有以素代葷的效果;而其口感、烹飪效果和營養價值完全不遜於真肉。
但即便植物對資源的消耗更少,它還是受到時間制約。植物和動物都得花時間來成長,種養的成本也很高,還需要大量耕地和養殖場,以及工人花費。
若能夠以其它更快的方式……微生物?
微生物繁殖速度極快,小面積發酵場所就可以大量生產微生物食品。如:500千克微生物24小時可生產1250千克蛋白質,而一頭500千克的牛每天只能生產0。5千克蛋白質。
這麼一對比,微生物生產蛋白質,是典型的高產和快速。
如果能夠掌握利用蛋白質製造仿生食品的技術,今後人類的溫飽問題,將會輕鬆解決。哪怕是地球發展到150億人,生存壓力也非常小,更是退耕還林,解放更多勞動力的好事。
對人類未來的好處是很明顯的。
能夠掌握這一技術的人,必將會掌握人類的“飯碗”,這裡面的經濟效益,也是出奇的高——能夠做好事,又能夠賺錢,何樂而不為呢?
孟謙回去的路上想了很多,培養微生物製造仿生食品的技術,應該屬於“細胞食品技術”,優勢很多但很遙遠。
它恐怕得未來五十年後才會現實,目前還受制於各方面——成本、材料,大眾接受程度等等。
考慮更現實的,他先要利用更貼近現實的技術,投資非洲農業,甚至是亞洲和其它地區,讓單位面積產量翻倍。
貼近現實對他來說就意味著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