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也不停的答應交代。見到他們都答應坦白,李恪吩咐把他們分別帶到一間屋子內,一旦發現有人和其他人的說法不一致,就四個人一起用刑。
時間不長,四份幾乎一致的供詞送到了李恪的手中。李恪看了看後隨手放在桌子上,吩咐叫下一撥人進來。
第二十一章 敲詐
第二十一章敲詐
經過一個時辰的審訊,終於讓的所有的探子都交代了問題,並且在供詞中畫了押。那些護衛們以及幾名聞訊趕來的羽林軍將領,在見識了李恪沒有對任何人動刑,便令他們全部都交代了問題,感到發自肺腑的敬佩。李恪在拿著供詞準備進宮前告訴大家,今後這種事情還會發生。而這些探子都是經過訓練的人,普通的刑訊對他們不管用,即便是能夠令他們開口,也不一定就是真訊息。要想讓他們交代問題,就要從精神上打擊他們,讓他們從內心深處感覺到害怕,他們才會老老實實的交代問題。說完後在一片崇拜之色下轉身離開。
甘露殿內,李世民看完這些個供詞之後,臉色陰沉的抬起頭來,望著下面站立的一眾官員,說道:“你們也看看這些個供詞吧。然後說說你們的意見。”
自打得知除了吐蕃的松贊干布以外,還有另外的四家番國國王,也派出求親的使節團前來長安,李世民便開始為這件事頭疼。原本吐蕃的求親,即便是之前有過和李恪的一番長談,他都沒有最終下定決心。如今又一下子多出來了四家,這不是給他添堵嗎。最重要的是,如今公主當中還沒有出閣的,年齡最大的也就是晉陽了,先不要說她今年只有十二歲,即便是她已經到了出嫁的年齡,他也捨不得將這個自己最心愛的女兒,嫁到如此遙遠的地方去。
這些日子以來,滿朝都在為到底嫁不嫁,如果嫁的話由誰來當這個公主,又要嫁給哪一個的問題上爭論不休。自古以來,不管以何等藉口將公主嫁與番邦,實際上都是變相的用女人去換取和平。所以在武將們的心中,大唐是不可戰勝的,不需要用女人去換取和平。用女人換和平是武將無能的表現,是對他們的最大的侮辱。不管是誰,敢拿這件事來說事,就直接出兵將之剿滅。
相對於武將們的強硬態度來說,文官們的態度則完全的不同。他們希望能夠透過和親的手段,達到兩國和平共處的目的。年前的平定高句麗和百濟的戰爭,消耗了太多的錢財,前兩年積攢下來的家底,被消耗殆盡,兩年內國庫很難再支援一場同樣規模的戰爭。
那些個腦袋裡長滿肌肉的傢伙,整日裡就知道打打殺殺的,完全不顧及徵兵有多麼的困難,調撥物資有多麼的繁瑣,尤其是大範圍的物資調撥,其中在路途上的消耗,要遠遠的高於戰爭中的消耗。他們就沒有想過,他們的一場廝殺的後面,需要多少人提前多長時間去為他們籌劃。
文武官員的矛盾,最終還是要由李世民這個最高領導來做最後的決斷。如果沒有其他四家在其中搗亂,李世民還不至於這麼難受,如今多了這四家,如果不能妥善的處理好這個問題,將會嚴重的影響到西域地區的和平局勢。
這樣一來出嫁公主就成為了勢在必行的事情。可是讓誰做這個遠嫁的人選,又嫁給誰呢?這正是李恪來之前大家正在談論的問題,原本還指望他來了能夠出點好主意,沒想到他不但沒有幫著解決問題,反倒提出了新的問題。
當看完這些供詞之後,就連那些個文臣也變得義憤填膺。他們雖然有很多時候顯得迂腐,但是並不意味著他們就不明白事理。尤其是這些個老臣,當初都是跟隨著李世民征戰過天下的人。武器裝備上的優勢,在戰爭中分量他們還是清楚的。所以當他們看完供詞之後,紛紛表示這件事絕對不能就這麼算了,一定要讓他們給出個合理的解釋來,不然的話此事絕不能就此罷休。
李世民的想法還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