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結論,結果白鬍子一陣哈哈大笑,得意的跟他說,這些其實並不是他想出來的。只是他在水師學堂做名譽教授時,偶然從一個學生的時策課業中看到的,當時覺得那學生說的有點道理,就記下了。
“那個學生叫什麼名字?”李璟當時問,結果白鬍子卻是根本不記得了。事後李璟派人去查詢,最終發現是一個叫做李安的水師學員所提,李璟親自見了這個年青的學員,問了他不少的問題,對他十分滿意,最後特別將他送入燕京講武堂參謀學院進修去了。
他記得當時接見李安這個本家族的遠房從侄後輩時,就曾經問過他,既然他提出對付李克用,要先從代北著手,那具體的又該如何著手時,還充滿著稚氣不過十八歲的李安臉上卻帶著冷酷的道:“一個字就能解決,殺!只要殺光這些不肯歸附的彪悍邊民,李克用就是無根之木。若是大王不嫌麻煩,也可以兩個字解決,遷移。所代北所有的胡人漢民都一律遷走,就如當年大王對付高句麗人一樣,將他們打散遷入內地,安置各州縣。”
當然具體的也不可能是一個字兩個字就能解決的,李安對李璟說了許久,提出了不少切實可行的整套計劃。其實最讓李璟滿意的就是將代北的邊民遷移,然後將進入秦藩的那些流民,安置到代北。與此同時,修萁代北與草原邊境上的長城,重築烽火堠臺,軍塞堡壘。當然,還需要修幾條水泥大道,連通整個代北。用長城、水泥幹道,軍堡、烽火臺,城池,組成一個緊密的網路,就如同蜘蛛織網,平時當地駐軍駐紮於長城和各個軍城之中,一旦有警,烽火相傳,則各巡邏兵馬退入堡寨,駐於重要城鎮的部隊迅速沿著幹道通往各地防禦。
在他的這個計劃中,移民,能將彪悍的邊民移走,長安,能將胡人阻攔於外,烽火示警,堡寨駐軍,一旦有警,百姓也能立即撤入各個城池之中躲避。而有了水泥道,不但兵馬能迅速到達前線,而且糧草運輸問題也能解決。
李璟當初對李安的這個計劃很欣賞,不過也只是欣賞,因為當時秦軍的大戰略重心在河北,代北並不在考慮當中。不過現在,也許他應當將此事認直考慮了。(未完待續……)
第844章 縱貫線
(感謝車車達的月票支援!)
代北還沒有拿下,但修一個縱貫線水泥路似乎已經應當提到議事程式上來了。代北之地是河北、河東與塞外草原的連線點,這裡不論是從河北出燕入晉出塞還是河東出晉入燕去塞外,或者塞外南下燕晉,這都是必經之路。若是秦軍築路連通三地,那對於加強這裡的控制是十分重要的。甚至按秦軍的戰略計劃,將來拿下河北之後,秦藩必然要揮兵越過太行,直取山西之地。甚至拿下山西之後,還要以山西為跳板,直攻關中。因此,這條運輸線也就越發的重要起來。
眼下這個時代,運輸主要還是依靠內河航運和海運,內河航運載重兩三百石,甚至萬石的比比皆是。唐一石一百二十斤,唐代一兩約42克,一斤十六兩約680克,重量單位的一石就是差不多80公斤。因此,普通的河運船隻戴二百石,也有16噸。至於萬石的航船,更是運載量高達800噸,在後世,八百噸運載量並沒什麼,但在此時,卻已經龐然大物了,這樣的船隻只能航行在長江、運河、淮河、黃河等的下游,而一般的河流能夠航行的,多是兩三百石的船隻。
大唐的京師長安,就一直仰仗著東南的錢糧供賦,這些糧賦都需要經由運河水路運至關中。
大唐的生命線就是運河,東南的財貨必須經由運河運到關中,就是西南的巴蜀等地,甚至也多是經由長江。把長江中上游的山南和巴蜀的送到長江下游。然後再西北向的折返過來透過運河北上送到黃河。再一路往西輸送入京。
運河一旦有警,直接就扼住了關中的喉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