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徑以上的火炮,五千多架戰機,這樣大規模的會戰打得就是後勤補給,德國人困難,蘇聯人同樣困難,但是對於華夏軍隊來說,如果抽調三百萬部隊進行一場會戰,僅僅交通就會成為一場噩夢,病死甚至餓死的官兵也許會比戰死的多。
華夏軍隊此時的後勤補給幾乎糟糕到了極點,所以以華夏現狀的交通情況,文平根本不可能在短時間內集結起足夠的部隊抵禦蘇聯人很有可能發起的進攻,雖然國府上下很多人還記得蘇聯援華時候的好處,不相信中蘇之間會刀兵相見,但是對文平而言,在國家利益和領土面前,北極熊的固執恐怕已經到了難以想象的地步。
蘇聯當初援華也好似因為日軍關東軍將其視為了假想敵,以援華作為手段拖住日本關東軍,而且蘇聯援華的物資武器價格依然不菲,很多也是蘇聯淘汰和換代的武器。
當蘇日簽訂互不侵犯條約之後,蘇聯果斷的中止了對華的武器出口,最讓人鬱悶的是,當年德國人停止向華夏出口武器時,是將最後一批交付給華夏之後才停止,而蘇聯人則是吞了華夏政府的貨款停止供應,行徑卑劣不堪。
文平知道,當蘇聯人解決了和歐洲的利益問題,掉過頭來蘇聯人一定會解決遠東問題,中蘇新德里協定說白了不過是一紙虛文而已,這些年來軸心國集團與同盟國集團相互之間。本陣營國家之間,撕毀的各種協定和條約還少嗎?條約這玩意用文平的話說,制訂出來就是為了被撕毀的。
條約能否起到作用。就要看武裝力量的平衡了,如果失衡就將爆發戰爭。所以,文平向國民南京政府方面提交了關於加強遠東戰略防禦,修建定遠方向與重新修建黑龍江的日本遺留工事要塞體系,文平也秘密的制訂了一個針對蘇軍的決戰計劃,只不過這個計劃只有華夏志願軍的高層三人團知曉,對外一律實施保密。
就在東北各地建設進入熱潮之際,文平的整軍計劃也飛快的得到實施,在這方面國府軍政部給予了大力的支援。蔣介石在各地橫掃日偽軍殘敵後也意氣風發,從1931年9月18日開始,經過十四年的浴血苦戰才取得了今天的戰果,但是邊界各國依舊虎視眈眈,而與蘇聯方面則是面和心不合。
10月18日英美蘇中四國在開羅秘密召開了看羅第二次會議,之後美國遠東軍司令兼駐日美軍總司令麥克阿瑟為執行美國單獨佔領日本的決議和政策,以駐日盟軍總司令名義提出,在東京建立駐日盟軍總部。
隨後英法美竟然沒有通知華夏又在印度舉行孟買會議,提出拒絕華夏在印度駐軍的決策,要求華夏軍隊撤離印度。同日法國在越南、寮國、柬埔寨等地登陸。同樣對華夏提出接受完日軍投降就應該撤出軍隊的要求,以此打算奪回殖民地。
可以說英法美方面的舉動讓文平有一種被人觸之逆鱗的感覺,之前的海參崴事件的起因就是華夏志願軍與蘇軍針鋒相對。導致蘇軍的武裝挑釁變成了武裝擴大沖突,這也是大大超出蘇聯乃至整個同盟國方面預料的,因為在同盟國內部,也始終有人認為華夏的國民政府習慣的逆來順受,但是沒想到華夏方面對於蘇軍的武裝挑釁給予了堅決的還擊,並且文平還伺機要擴大事態,唯恐事件激化脫離控制的英美等國才緊急召開會議,之後又不得不充當期間的協調者。
在英、美、蘇聯等國眼中,華夏志願軍此時確實是一個龐然大物。尤其是在昆明新訓基地和臺灣基地最新組建的第八和第九集團軍,其中第八集團軍所轄華夏遠征軍駐印度軍、駐緬甸軍、陸戰兩棲作戰叢集的六個師。傘兵第一軍等部隊,第八集團軍的主要使命是對越南、緬甸、菲律賓的呂宋還有藏南等地實施駐防。為此臺灣還增設三個裝甲師的部隊。
可以說杜魯門與丘吉爾都是國際政治家,蔣介石這位東方的獨裁者似乎從來不暴露自己的真實目的?都是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