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確實曾經考慮過組建一個學者型的內閣,但是一方面,他擔心內閣的執行力不夠強,使得帝國層面的政策和立法難以推行;另一方面,他是出於對戰爭的恐懼。
作為穿越者,這個世界上只有威廉知道德國在一戰中被全世界圍毆而慘敗收場,當他十分精巧的在歐洲大陸打著擦邊球的時候,內心卻是充滿了對海峽對岸——那位陰險的海神之子的恐懼。
法德兩國雖然達成和解,但是現階段,讓兩國結成牢固的同盟卻是不現實,也是不可能的。
在歐洲,德國唯一可靠的盟友依然只有哈布斯堡治下的中歐大家庭——和歷史上別無二致。
不過,此時此刻,在外人看來,威廉的擔心是十分多餘的。
此時的英德關係依然良好,兩國彼此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貿易伙伴,經濟上更多的是互補而非競爭。加上兩國王室十分密切的親戚關係和血緣上的接近,在一般的德國人中間普遍認為英國或許不會那麼可靠——這是其優越的地緣位置決定的——但是絕對不會與德國為敵。
就德國決策層的普遍觀點來看,依然繼承了來自俾斯麥時期的思想:英國想要在大陸有所作為則只能依賴德國,當唐寧街有意或者無意在此事上犯糊塗的時候,我們應當採取必要措施使其清醒。
所以,義大利戰爭結束後,赫伯特堅定的認為,英德關係依然在確定的軌道中執行。德國在特里亞農會議前期和會議期間所表現出的靈活性,以及和英國方面務實合作的態度應該得到對方的感激,至少不是反感。
威廉雖然不能確信這種看法是危險的,但是為了讓自己更為安心,他最後還是決定由瓦德西出任首相。這也是後者的夙願。
在擔任總參謀長期間,瓦德西對於軍隊的改革主要是來自裝備和戰術的革新,這和其強大執行力以及靈活的辦事手段是分不開的。
當俾斯麥意外身死之時,他亦曾多次託人向威廉表示出強烈的接班意願,不過以威廉當時自身的情況,這必然是不允許的。
瓦德西曾坦言,他對於作戰指揮和運籌帷幄並沒有什麼過人的天賦,他相信,當戰爭越來越成為一門科學,一切的天才都會淹沒在如鐘錶般精確的行軍和戰術程序中。
不過,戰爭終究是人的主觀行為,充滿了偶然因素。1891年戰爭中也確實反應了這一點,期間施裡芬伯爵對於戰略層面的判斷力明顯更為敏銳和準確。
威廉相信,具備卓越的執行力和政治手腕的瓦德西將會從容的面對來自議會以及各種社會思潮的挑戰。而只有做到這一點,才能真正的促進德國國內穩定和保持經濟上的快速發展。
除此之外,威廉的心中還有一個偉大的計劃,他相信一個軍人出身的首相在關鍵時刻不會讓他失望。
第一百四十章 就職演說
1893年3月1日,瓦德西伯爵正式被任命為普魯士首相,一週後他在帝國議會宣誓就任德意志帝國首相。
如果不考慮謝林首相過度的兩年時間,那麼瓦德西是俾斯麥之後第二位真正擔任這一職務的人。
“讓帝國更像一個帝國。”這是他多年以來從未改變的政治理想。之前對於帝**制的改革亦是秉承這一理念。
所以,他格外重視在帝國議會的就職儀式——這個俾斯麥恰恰相反——以至於,他本人親自花了三天的時間準備了一份內容充實而又辭章優美的演講稿。
他希望以此表明自己的施政觀點,把他內心所想的和打算要做的事情告訴手握預算權力的議員們。
謝林首相,漢密爾頓議長,尊敬的奇拉維特主教:
我接受威廉皇帝陛下的任命,擔任國家的最高行政長官,值此帝國議會召開之時,我衷心感謝大家寄予我的厚愛,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