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去做,總有成功的一天,我現在做的是百年大業。”
唉,這人真是頭倔驢。
李石曾站起身來,端端正正地作揖行禮:“若能說服閻錫山撥款,明誠乃中國教育改革第一大功臣,我先謝過了。”
“可別,”周赫煊連忙避開,堅決不受禮,“功臣不敢當,我就一耍嘴皮子的說客。”
李石曾抱拳道:“我靜候佳音!”
李石曾帶著一幫教育官員,很快離開天津趕往北平,著手設立北平大學區和並校事宜。他召集教育界和學生代表召開大會,並在會上做了演講,信誓旦旦地說自己有穩定的教育經費。
社會輿論瞬間倒向李石曾,各大報紙紛紛呼籲學生們不要再鬧事,安心在學堂裡讀書。老師們也很高興,終於特麼的可以發工資了,都把李石曾視為衣食父母。
不管是老師還是學生,其實他們要求不高。前者只想拿到工資,後者只想讀書,教育改革的破事,反而不太在乎了。
然而,就這點最基本的願望,居然也很難實現。
大家高興沒幾天,很快回過味來:李院長,說好的錢呢?工資怎麼一直拖著不發啊?
天底下沒有不透風的牆,老師和學生們很快發現自己被耍了,那姓李的老傢伙根本沒錢!
這下不僅是學生鬧,連老師們都上街遊行討薪。
汪兆銘派來北平挑事的人,順勢策動學生來狠的。學生們首先衝擊大學院(教育廳),在沒找到主事人的情況下,又分別衝擊李石曾和李書華的住宅,差點沒把他們的房子給燒了。
全國輿論譁然。
而此時此刻,周赫煊正在前往山西的路上,他又要打嘴炮了。
268【閻老西】
山西的鐵路屬於窄軌,跟全國的鐵路系統迥異。誰想率軍打進山西來,首先得蒐集型號匹配的火車,否則就只能徒步行軍了。
閻錫山在當年修鐵路時,就已經有一顆擁兵自治的雄心。
周赫煊透過車窗,望著外頭連綿的農田,以及那嫋嫋升起的炊煙,忍不住讚歎道:“閻老西治理地方的手段很高明啊,看這景象,山西竟比南方的一些省份要安樂富裕。”
孫永振笑著說:“山西是要好些。”
孫永浩卻在唱反調:“還不是一個樣,到哪裡都是底層百姓受窮。”
周赫煊稀奇地問:“怎麼說?”
孫永浩介紹著山西的情況:“太平年月還好,一旦打起仗來,那可就難受了。軍爺們百般盤剝,小老百姓艱難度日,山西要真的那麼富裕,額跟額哥怎麼會出去闖蕩?“
周赫煊聽了這話,心頭立即瞭然。
有人說山西是民國最富裕的省份,有人說山西是民國最安樂的所在,甚至有人把閻錫山比作民國時代的晉文公。
然而細細想來,山西的人口也就千萬出頭,農業肯定不如南方繁榮,工業也不見得比長江流域發達,閻錫山是怎麼養活他那二三十萬軍隊的?
籌措軍費是每個軍閥的要緊事,受盤剝的永遠是百姓。軍費籌辦機關叫兵站,查封屬於主要手段,每到一地,糧倉、房舍、交通工具都要貼紙條,內容為“某某師查封”。
如果這些東西是大官僚、大地主或大軍閥的,可以透過政府從別的地方籌措物資。如果物主是大商人,可以出錢請軍隊去別地徵購。反正有錢有勢的不會吃虧,最後層層轉嫁到小地主、富農和貧農身上。
有資料顯示,中原大戰爆發前夕,山西北部地區軍餉稅捐比正稅高出225倍,位居全國之首。
知道這些情況後,你還會認為閻錫山治下的山西百姓,有多麼安樂富裕嗎?
閻錫山比普通軍閥高明的地方在於,他辦教育、興工業、滅土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