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外在的差異和個性化是一種天賦的特質,任一兩樣東西都不會相同,即便是任何兩片雪花、兩片樹葉都不會完全相同。這就是被造物主、上天決定了的,所有事物天生就是差異化的,也就是天生就不具有可比性。因此;相互比較是反自然的,帶來了人類社會的諸多問題。
人的自卑與自負心理就是由於對自己的無知而去相互比較產生出來的。自卑、自負這些負面態度帶來的痛苦都是無知的代價。我們要做的是放棄與別人的比較,任何方面的比較都放棄,而轉向心靈內在去認識真實的自己。
內疚感、罪疚感
通常人們做了錯事的時候,會產生內疚、罪疚感,也就是在內心評價自己有罪、不好。人們覺得內疚、罪疚便與那個所犯的錯誤扯平了;從而逃避面對、修正那個錯誤。所以,內疚感這種負面態度,使得我們不去面對錯誤、改正錯誤。內疚是一種以負面來對待負面,以一種錯誤來代替另一種錯誤的心理過程。當然,也有人犯了錯誤毫無內疚,但也不去改正錯誤,而變得厚顏無恥,這又是另一個可怕的極端。
要小心,有人懂得製造事端讓別人產生內疚,以此來控制、欺壓別人。有一個心理學課程的老師,如果學生沒有聽從他,或者他的課程沒有人來上,他就說出一系列言辭,讓學生感到自己做得太錯了,損失很大,應該後悔,很對不起自己也對不起這個老師。因而,任何錯誤和弱點都可能被不好的人利用。內疚本就是用自己的“自我”欺壓自己了,而且還會招致別人的“自我”也來欺壓你。
內疚、罪疚有什麼用呢?它只是一種自我折磨,殘害人的自尊與自信,包括自憐自怨,這都是不健康的自我毀滅性態度,要放棄。假如我們錯了,正確的做法就是去承認、面對和改正。而不能再去用內疚這樣的錯誤態度來逃避和掩蓋。就像我們不能躲避自己的生命一樣,任何的錯誤和問題都是逃避不掉的。
誠實面對自己
人誠實的品質本是最自然、最簡單、最基本不過的。可是對於那些在社會的虛假面具中過活的人,誠實是一件需要巨大勇氣和力量才可以做到的事。人們在社會之中生存,受到各種規範教條的教育,許多教育讓我們先否定原本的自己,然後變成符合那些教條模式的“好人”、“優秀的人”。而人們大都是一片茫然,不知自己是誰,不知道人生怎樣過才有意義。出於這種無知,人們使用不誠實的方式讓自己“變成”好人、優秀的人,甚至名人。慢慢地,我們越來越不瞭解自己,分不清我們是自己所期望的,還是別人所期望的。自己原本的真實樣子到底是怎麼樣的。
誠實是要承認真實,是怎樣就是怎樣。如果不面對自己、承認自己,那就不可能做到誠實。有個女子來參加瑜伽入靜活動,她時常遲到,很多次都是快結束的時候她來了。沒有人問她什麼,她自己找一大堆理由解釋為何晚到。其實沒人想知道她的那些事情。她不能誠實是源自不清楚自己的真實願望。想來參加活動又放不下其他的事情,無法確定優先次序,搞得很混亂。扮演再多角色的演員,也不能忘記自己的本色。因此,要先誠實地弄清楚自己到底要什麼,什麼對於你是重要的。這樣便使自己有正確的優先次序,也會有十分明確的取與舍。外在的利益與內在的利益有時是相輔相成、彼此增益的,有的時候像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不可兼得時才真正考驗我們到底要什麼,我們怎麼面對自己。
靜下來深入自己,是你給自己的一個最有利的巨大機會。對自己的認識與瞭解是個漸進的過程,需要一個過程。誠實是最基本的態度,如果連誠實都做不到,根本上說就等於沒有真正地活著。其實做到誠實,沒有什麼代價,只是要放下、拋棄那些虛假的東西,隨之,真實的自己便自動地呈現出來。
。 想看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