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還沒有從白俄羅斯和烏克蘭方向上抽調大量軍隊去增援列寧格勒。”
“斯大林很可能不會從白俄羅斯調兵,”希特勒擰著眉毛說,“除非列寧格勒真的有被我們攻佔的可能性……帝國元帥,我們有可能攻佔那裡嗎?”
斯大林和紅軍最高統帥部也不是傻瓜,當然知道現在擺在白俄羅斯的預備隊方面軍是不能輕易調動的,否則突入波蘭的西方面軍就可能後路不保。
直接把西方面軍從波蘭前線撤回,不僅在政治上的負面影響太大——等於承認世界革命遭受重大挫折。而且在軍事上的不利影響也很大,因為一旦蘇聯紅軍從波蘭撤退,德國就能從東線抽調軍隊用於愛爾蘭島,而愛爾蘭島一旦被德國控制,英國本土就會徹底陷入被封鎖的絕境,極有可能選擇和德國妥協。
而英國一旦妥協,蘇聯就要面對整個歐洲(不包括蘇聯領土)的進攻了!
因此斯大林寧願維持波蘭戰場這個大大的出血點,在華沙和德國人打消耗戰。而200萬處在戰鬥狀態中的機械化紅軍,想要一口吃掉幾乎是不可能的,況且他們背後還有數量龐大的預備隊方面軍和西南方面軍。三個呈品字形排列的方面軍的總兵力之合很可能有四百多萬,如果不能分散一下他們的兵力,想要擊潰並且包圍一大部是非常困難的。
而列寧格勒,似乎就是吸引這三個方面軍兵力的最可能的方向。
“可能性當然有了,”赫斯曼淡淡地道,“如果我們不惜代價強攻,是能把列寧格勒打下來的,但那樣會造成我們沒有足夠的兵力擊潰或殲滅蘇聯的西方面軍。”
“那麼我們怎麼辦?”希特勒皺起眉頭。
“我們要給斯大林一記狠的,讓他看到列寧格勒被包圍的可能性。”
赫斯曼頓了頓,才往下說:“總參謀部計劃動用歐洲聯合艦隊波羅的海分艦隊和空降兵部隊,在芬蘭灣發動一場登陸和空降作戰。”
“登陸和空降?”希特勒追問,“目標是哪裡?”
在“藍色3號方案”中,是有在芬蘭灣某處進行登陸/機降作戰的計劃的,但是預先的地點有許多。
“喀琅施塔得。”赫斯曼說出了一個讓人大吃一驚的地名。
“什麼?喀琅施塔得?是那個……那個守在列寧格勒大門口的海軍要塞?”
“對!就是那裡!”赫斯曼說,“只要我們奪取了那裡,斯大林就一定會相信我們的目標是列寧格勒了。”
喀琅施塔得海軍要塞實際上就是列寧格勒的一部分了,一旦被德軍突襲奪取,列寧格勒攻城戰就算開始了。不過喀琅施塔得海軍要塞理論上是整個列寧格勒市防禦最嚴密的地方,從彼得大帝時代起,喀琅施塔得所在的科特林島就被當成了俄羅斯海軍的根本加以建設,不僅在科特林島上有大量的海防炮臺,在島嶼周邊還有許多個建立在人工島上的炮臺——在芬蘭灣填海造島非常容易,只要在冰封季節把填海的材料拖到指定位置就行了。
另外,科特林島還處在一個非常狹窄的海灣的底部,地形有點像個酒瓶,入口處只有20公里寬,完全被兩岸的海岸炮兵封鎖。所以入侵的艦隊很難突入這個“酒瓶子”去攻佔位於科特林島上的喀琅施塔得要塞。
而且,現在的喀琅施塔得要塞彷彿也沒有多少佔領的價值。那裡原本是蘇聯紅海軍波羅的海艦隊的大本營,戰略價值多少有點兒。可波羅的海艦隊的主要艦艇,早在開戰前就去了莫洛托夫斯克(北德文斯克)加入北方艦隊了。
所以喀琅施塔得現在就是個空殼子,奪取了也沒啥用處,也不可能以此為跳板去進攻列寧格勒市區。因為喀琅施塔得的港口設施都在科特林島的東面靠近彼得高夫(屬於列寧格勒市)和羅蒙諾索夫,佈置在那兩處的152mm榴彈炮都能封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