措森的總參謀部主持大總參作戰會議。
在赫斯曼主持下的大總參作戰會議有點類似美國的參謀長聯席會議,海軍、陸軍、空軍、海軍航空兵、海軍陸戰隊、空降兵等軍兵種的頭頭全都會親自出席或派代表出席會議。而會議要討論並且做出的都是關係到戰爭程序的重大決定。
而今天會議上要討論的問題,當然就是發動高奇堡計劃中最關鍵的一擊哥倫布行動了。
歐洲聯軍這幾個月來在大西洋上的一切行動和佈署,其實都是哥倫布行動的鋪墊。目的就是要將美國人的注意力轉移到紐芬蘭島之外的其他地方,同時還要最大限度消耗紐芬蘭島上的防禦力量。
現在,這兩個目標似乎已經達成,至少已經部分達成了。
“由於我們在各個方向上發動了牽制性的佯攻,在加勒比戰場、南美南部戰場、百慕大群島戰場和美國東海岸,美軍都佈署了大量的航空兵力。在昨天晚上,美國人又在拉布拉多的天堂河沿岸實施了空降,投下了大約2個師的兵力。而為了支援在拉布拉多地區的作戰,美軍必然會向那裡投放更多的航空兵力。這將造成紐芬蘭島上航空兵力的極度空虛,因此我認為實施哥倫布行動的時機已經到來。”
在會議一開始的時候,空軍總司令凱塞林就提出了立即實行哥倫布行動的建議。
赫斯曼輕輕點了點頭,沒有馬上拍板。現在要做的可是重大決策,必須要顯得慎重一些。
萬一行動失敗,德國就只能接受一個“劃洋而治”的和平方案了,而且也不可能從美國索取到足夠的賠款。這會讓戰後的世界滑向對德國相當不利的冷戰對峙!
畢竟德國的本土面積、人口和資源根本不能和美利堅這個天選之國相比。而整合歐洲共同體是需要花費大量精力和財力的,如果德國不能將歐洲馬克變成世界貨幣,也無法將美國壓制在一個相對較小的活動空間內,那麼假以時日,歐洲共同體恐怕會變成另外一個蘇維埃聯盟了。
“帝國元帥,”空降兵司令官斯圖登特接過凱塞林的話頭,接著說:“我贊成凱塞林元帥的意見,應該立即開展行動,以免美國方面察覺到紐芬蘭島航空兵力不足的問題。不過我們也應該充分考慮到行動遭遇巨大困境的可能性。”
哥倫布行動的核心就是空中突擊,所以戰役的準備和具體計劃的制定都是空降兵司令部領銜的。斯圖登特作為德國空降兵的創立者和司令官,自然知道哥倫布行動存在失敗的風險。
赫斯曼轉過頭看了看海軍總司令雷德爾,雷德爾明白赫斯曼的意思,馬上說:“海軍和海軍陸戰隊已經做好了強行登陸的準備,一旦哥倫布行動不能成功,歐洲聯合艦隊將會堅決實行皮薩羅計劃……只要總理能夠批准使用‘必勝武器’,皮薩羅計劃就不可能失敗。”
“皮薩羅計劃”是針對“哥倫布行動”的各種可能而制定的補充方案根據這個計劃,歐洲聯合艦隊將會運送超過5個師的登陸部隊在紐芬蘭島的阿瓦隆半島登陸。
如果“哥倫布行動”取得成功,這5個師的登陸部隊就是第一空中突擊軍的後援。如果“哥倫布行動”失敗或者沒有完全成功,那麼就會開展強行登陸。
而佔領紐芬蘭島的行動是不容許失敗的,因此在“皮薩羅計劃”的強行登陸方案中,德國總參謀部加入了一個使用“必勝武器”的方案。
“必勝武器”就是原子彈!為了確保登陸行動的成功,國防軍總參謀部的精英參謀們想到了原子彈!他們計劃向德軍預訂的登陸灘頭附近的臺地投放一枚當量為2萬噸的原子彈,以便將臺地上面的美軍部隊徹底抹去。
另外,即便哥倫布行動取得成功,在隨後的作戰中還是需要使用核武器,只是投放的地點不一樣。而用於皮薩羅計劃的登陸部隊,就會變成哥倫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