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進攻中軍的最大弱點,一旦中軍陣型沒有能迅速攻破,極可能就會被對方包圍,雙方都在算計,就看誰拿出來的本錢更厚實,顯然西夏騎兵輸了一籌,但輸了這一籌卻成了滅頂之災。
李察哥心慌意亂,大喊道:“吹號角,退兵!”
“嗚!嗚!”
急促的退兵號角聲吹響,被包圍的西夏騎兵想調頭突圍,但已經無法實現了,八萬大軍密密層層將一萬五千騎兵包圍,密集得連一隻蒼蠅都休想飛出。
與此同時,兩萬騎兵一左一右,從南北兩個方向向一萬西夏步兵包抄殺來。
這是宋軍迄今為止,最強大的一次戰術配合,十萬大軍同時發動,環環相扣,這必須經過千錘百煉的訓練才辦得到,充滿體現出了京兆宋軍精良的素質。
李察哥幾乎要絕望了,他萬般無奈,只得將一萬步兵分兵兩路,迎戰兩邊殺來的宋軍騎兵,雙方在一瞬間便激戰在一起。
騎兵最大的優勢就在於機動,可以高速奔跑,令步兵追之莫及,又能迅速殺至,打步兵一個措手不及。
但如果騎兵失去了機動,就像被綁縛的大象,龐大的身軀反而受其拖累,在狹小的空間,騎兵還不一定是步兵的對手。
密密麻麻的步兵手執長槍,形成了一片槍的海洋,長槍從四面八法向騎兵刺去,外圍還有一萬神臂弩不斷向中間射箭,西夏騎兵不斷減員,一個時辰後,最初內包圍的一萬五千騎兵銳減到了六千人,但這個減員的趨勢並沒有停止,宋軍任舊在不斷地壓縮敵軍的空間。
就在這時,宋軍騎兵的進攻號角聲連續吹響,西夏步兵終於全軍崩潰了。
第九百五十四章 滅國之戰(七)
建炎三年春,宋夏兩軍在夏州城以西爆發大戰,李延慶率十萬大軍全殲三萬西夏軍,主將李察哥只率領不足千人倉惶北逃,這一戰使西夏軍精銳盡失,李延慶令吳階鎮守夏州,他繼續率領十二萬大軍西征,向西夏的腹地殺去。
與此同時,熙河路經略使劉率領三萬西路軍北上會州,從會州渡過黃河進入了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是西夏最不穩定的一處領地,由於西夏的殘酷剝削,使生活在河西走廊的羌人、吐蕃和回鶻不斷起來抗爭,卻總是被西夏軍隊毫不留情的鎮壓。
最多時,西夏在河西走廊部署了十萬大軍,設立甘肅和西平兩個軍司,怎奈國力不濟,養不了那麼多軍隊,駐軍也一縮再縮,變成了今天的兩萬人,由甘肅軍司大都督英挺統帥。
行走數日,這天劉的大軍在零波山西面駐軍休息,劉這次的任務並不是擊敗河西西夏軍,奪取河西走廊那麼簡單,他還需要從政治上聯絡生活在河西走廊上的羌人、吐蕃人和回鶻人,讓他們依附宋朝,成為大宋子民。
吐蕃人在河西走廊上只是少數,只有幾個部落,回鶻人主要生活在北面的肅州、瓜州和沙州一線,而南面的甘州和涼州則是羌人的地盤,劉首先要收復的便是羌人。
羌人自古便依附中原王朝,收復羌人倒也不難,關鍵是利益,宋朝給羌人什麼樣的利益,當然,有党項人殘酷剝削和殘暴鎮壓在前,羌人還是比較容易滿足,不會索要太過分的條件。
軍隊駐紮完畢,劉站在大帳前眺望遠方,左面是一望無際的草原,綠草茵茵,天空彷彿被水洗過一般的湛藍,一朵朵潔白的雲在天空漂浮,和地上一片片同樣潔白的羊群相映生輝,令劉心曠神怡。
他們駐紮的這片草原是一個羌人小部落的牧場,宋軍的秋毫無犯贏得了羌人的信任,他們主動派出族人北上去幫宋軍打探西夏軍的動靜。
這時,一隊小黑點出現在遠方,從騎馬姿態看,有點像騎兵,但沒有斥候警示,應該不是敵人,劉便吩咐兒子劉子羽道:“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