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封青巖一言,譽滿天下的稷下學宮吵起來了。
稷下的各派門徒或士人,針對聖曲招魂是否以某種形式存在於天地間,紛紛闡述了自己的觀點和見解。
且旁徵博引,窮盡事理。
一時之間,可見稷下學宮各處,皆有士子競長論短,爭論不休。而封青巖之言,亦成為天下的熱點
“諸位,吾等黑夜不見日,日可在吾等白晝不見月,月可在吾等夜雨裡不見星辰,星辰可在吾等一時不見,又豈能說日月星辰皆不在吾竊以為,封三鼎言之有理,聖曲招魂並沒有真正失傳,而是某種以吾等未知的形式,一直存在於天地間”
那文人的話一落,就引得諸多文人士子的點頭認可。
還有士子附和道“的確如此,雖吾等一時不見日明星辰,但日明星辰又豈會不在就如聖曲招魂般,雖然一時失傳了,但最終會重現天下”
“此言差矣。”
這時有士子站起搖頭說,看了看眾人便道“諸位,封三鼎所言,乃是以某種吾等未知的形式存在,而不是失不失傳的問題。”
眾人愣了一下。
“這不是一樣”有人問。
“這豈能一樣”
那士子再搖頭,指著堂上的木柱道“猶如這木,焚後,可化為炭,吾等可言,木失火後,以炭之形式存在。但這炭,諸位還能再稱為木不能即使聖曲招魂,真以某種吾等未知的形式存在,但是吾等還可稱為聖曲招魂不能因它不再是聖曲招魂,而是吾等未知的存在。因而,封三鼎之言,乃是無稽之談”
那士子說完,亦贏得諸多人的認同。
“荒謬絕倫”
此時又有人站起來,道“大山崩,化為土,他日,土終成大山。這招魂失傳猶如大山崩,不過暫化土而已,終有一日會再成大山”
“汝這山,可是原先之山”
“又豈能不是皆是土所成。”
那人愣了一下,自己山之論的確有漏洞,便道“一盆水,分為十盆水,再合為一盆水,這水,還是那水”
“吾言山,不言水。”
“既然水是那水,山,還是那山,有何不同”
兩名士子圍繞山與水爭論不休。
“既然封三鼎言,聖曲招魂以某種吾等未知的形式存在,那琴君為何沒有發現”又有士子站起來發問,“倘若說,琴君境界未到,未能覺察,那琴王又為何未曾發現今日,連琴君、琴王,亦未曾有所感知,說明封三鼎所言不實”
“汝又不是琴君、琴王,安知琴君、琴王不知”
“汝亦不是琴君、琴王,又安知琴君、琴王知之且,琴君、琴王,何曾有言過不言,即不存在”
“即使琴君、琴王未曾感知,又豈能說不存在吾等黑夜不見日,琴君、琴王黑夜可見日不見也。由此可見,吾等與琴君、琴王,又有何區別無區別也。”
“荒唐可笑”
“琴君、琴王又豈是汝等可比”
“難道白馬非馬琴君、琴王非人倘若琴君、琴王非人,的確不是吾等可比”
在稷下學宮各處,皆有士子在爭論不體。
稷下學宮。
乃是天下三大學宮之一。
薈萃天下名流,文人士子們聚集一堂,圍繞著天人之際、古今之變、禮法、王霸、義利、時下熱點等話題,展開劇烈辯論,發表理念見解
在此,沒有一言之堂,不為權威所斷,不為善辯者所左右。
諸子百家皆可暢所欲言。
平等共存。
凡稷下學宮文人士子,無論其學術派別、思想觀點、政治傾向,以及國別、年齡、資歷等如何,皆可以自由發表自己的理念與見解。
並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