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勛睿終於看完了奏摺,陷入到沉思之中。
徐佛家終於忍不住了,開口詢問。
「夫君,是不是會有什麼事情發生啊。」
鄭勛睿看了看徐佛家和楊愛珍兩人,不知道該說些什麼,難道說吳三桂看上陳圓圓了,兩人之間的感情會在北方引發軒然大波,這話鬼才相信,鄭勛睿自己也說不出來。
鄭家軍可以改變這一切,但鄭勛睿不會這樣做,他早就不是幾年前的心思了,掌控天下就不能夠心慈手軟,有些事情的發生對他來說是非常有利的,譬如說李自成在北方大鬧,譬如說後金韃子在北直隸肆掠。
還有一點,鄭勛睿不想過多的殺人,更不想殺很多的讀書人,但有些讀書人留下就是禍害,譬如說不少的東林黨人,這些東林黨人沒有骨氣,有的就是一張利嘴,一旦李自成佔領了京城,很多的東林黨人會馬上暴露出來自身的嘴臉,投靠李自成,接下來後金韃子佔領京城,那些東林黨人更是恬不知恥,接著投降後金韃子。
龔鼎孳和錢謙益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
鄭勛睿想要這些東林黨人表露出來醜惡的嘴臉,到了那個時候,他就可以堂而皇之的動手了,毫不留情的斬殺這些東林黨人。
統一輿論是非常重要的,大明的言官制度,經過歷史實踐的證明,是完全失敗的,大部分的言官為了自身的利益,或者說為了派系鬥爭的需要,無所不用其極,將朝廷攪得亂七八糟,鄭勛睿可不會允許這等的制度延續下去。
鄭勛睿即將推行的是一套嶄新的制度,想要推行這樣的制度,就有必要讓天下讀書人都清醒過來,這個變化需要一定的過程,更是需要強硬的手段,鄭勛睿不能夠與天下的讀書人為敵,但他可以敲山震虎,對付東林黨人就是最好的辦法。
「沒什麼,你們去忙吧,我一個人靜靜。」
第八百零二章 歷史巧合
吳三桂進入京城面聖,其實是內閣次輔楊嗣昌的意思。
掌控軍權的楊嗣昌,對於諸多的將領進行了仔細的分析,認為目前的情況之下,皇上有必要籠絡北方的總兵,只有真正掌控了這些總兵,北方才有真正穩定下來的機會,而皇上需要籠絡的人員之中,新任的山海關總兵吳三桂首當其衝。
原山海關總兵祖大壽已經投降了大清,而祖大壽是吳三桂的舅舅,兩人之間的關係非同一般,可以說吳三桂年紀輕輕能夠成為鎮守關寧錦防線的總兵,祖大壽功不可沒,可已經投降的祖大壽,是不是會對吳三桂產生負面的影響,這是誰都說不清楚的事情。
一旦山海關出現問題,那麼大明的京城就徹底完蛋了,京城根本無法抵禦後金韃子的鐵蹄,到了那個時候,誰也救不了。
楊嗣昌的分析是準確的,皇上同意讓北方的部分總兵進入京城。
其實楊嗣昌準備皇上召見的總兵人選,遠不止北方的,還包括南方的,這裡面就包括浙江總兵黃得功、雲南總兵沐天波,以及福建總兵鄭芝龍等人,也就是說,鄭勛睿想到的人選楊嗣昌同樣想到了,可惜目前的機會不成熟,後金韃子依舊在北直隸肆掠,這些總兵若是來到京城,可能面臨太多的危險,只能夠等到後金韃子撤走之後才能夠召見。
吳三桂等人進入京城,同樣面臨危險,只不過他們這些總兵經歷了太多的廝殺,能夠抵禦小股的後金韃子,且依託情報的作用,找到進入京城的最佳時機。
吳三桂接到敕令之後,幾乎沒有什麼猶豫,馬上啟程前往京城。
山海關距離京城六百多里地,需要穿過永平府進入到順天府,一路上是充滿危險的。萬一遇見了大股的後金韃子,是不是能夠保住性命不得而知,但吳三桂還是決定進入京城。
其實吳三桂內心也是忐忑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