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六章 衰落的前兆
成為了內閣輔,錢士升雄心勃勃,作為內閣之中資格最老的大臣,能夠到內閣輔的職位之上,也算是功德圓滿了,當然錢士升很明白,他這個內閣輔,想著安安穩穩的過日子是不行的,他所承擔的職責完全不一樣。
大明朝廷面臨太多的問題,開封府城的陷落,讓不少問題直接暴露出來,譬如說各地賦稅的欠額越來越大,戶部所能夠收取到的銀子數量不斷的減少,包括大明最為富庶的南直隸等地,因為鄭勛睿的堅持,將漕糧抵作了賦稅,上繳的銀子也是不多的,其餘地方就更不用說了,但朝廷的開銷越來越大,遼東遼北需要穩定,需要防禦後金韃子,山海關駐軍的軍餉開銷巨大,皇上和朝廷為了能夠剿滅流寇,開徵剿餉,讓老百姓的負擔愈的大了,而剿滅流寇的開銷更大,動輒就是百萬兩以上的白銀。
不過皇上和朝廷面臨最大的問題,還是鄭勛睿和鄭家軍。
錢士升能夠出任內閣輔,與鄭勛睿有著很大的關係。
皇上將鄭勛睿和鄭家軍視為眼中釘肉中刺,欲除之而後快,可惜的是鄭勛睿和鄭家軍的實力過於的雄厚,朝廷不敢輕舉妄動,更加要命的是,後金韃子的侵襲和流寇的造反,讓皇上和朝廷根本沒有精力去專門對付鄭勛睿和鄭家軍。
錢士升出任內閣輔,就是要幫助皇上解決這個最大的問題,也就是將主要的精力放到對付鄭勛睿和鄭家軍方面,至於說後金韃子和流寇,只要暫時能夠穩住,拖一拖都沒有多大的關係,想想流寇造反十多年時間了,沒有鬧翻天,至於說後金韃子,侵襲遼東和遼北的時間就更長了。
錢士升上任之後,第一件事情就是收攏內閣的權力。周延儒擔任內閣輔的時候,內閣次輔以及內閣大臣全部都有票擬的權力,而且主持內閣商議重大事情,也是輪流轉的。誰主持某一次內閣的會議,就能夠對此次商議的事情票擬,這樣內閣輔的權勢被極大的削弱,錢士升不會允許這等情況的出現,他專門給皇上寫了奏摺。要求還是由內閣輔主持內閣商議諸多的事情,內閣次輔予以協助。
錢士升做的第二件事情,就是在朝廷之中鞏固東林黨人的根基,原則上五品以下的官員,內閣商議基本就能夠確定下來,皇上的精力有限,不可能關心所有官員的任命,能夠把握住五品以上官員的任命就很不錯了,在內閣多年的錢士升是明白此中奧妙的,故而他巧妙的利用內閣商議官員任命的事宜。安排了很大一部分東林黨人出任七品、八品甚至是九品的官員。
可不要小看這些品階不高的京官,他們往往是做具體事情的,熟悉政務,且有著豐富的經驗,基本是部門的骨幹,將這些有能力的人籠絡到周圍,就有了足夠的實力。
第三件事情,錢士升明確了剿滅流寇以及防禦後金韃子的戰略戰術,在剿滅流寇方面,兵部確定的十面埋伏、四正六隅的作戰部署。依舊堅持,只不過在具體執行的時候,出現了重大的變化,由迅的剿滅流寇。到逐漸的封堵和削弱流寇的實力,待到時機成熟之後予以最終的打擊,在防禦後金韃子方面,主要是穩固關寧錦防線,放棄修築大淩河城的想法,儘量的保證遼東和遼北的穩定。
錢士升的所有奏摺。皇上幾乎都准奏了,特別是在鞏固和集中內閣權力方面,或許內閣出現了長時間的波動,讓皇上感覺到內閣若是不能夠團結,那就做不好任何的事情,或許是司禮監慢慢掌控了大權,已經能夠限制內閣,成為了皇上主要的幫手。
當然,錢士升提出來的這些奏摺,都是在充分思考和揣測皇上心思的情況之下提出來的,朝廷已經準備將主要的經歷放到對付鄭勛睿和鄭家軍方面,其他的方面自然要削弱一些。
東林黨人與鄭勛睿是死對頭,故而在對付算計鄭勛睿和鄭家軍的事情上面,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