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業有專攻,皇上管的越多越細,自己累死了,與百官時刻相對,戲還不好看。
朱由檢何嘗沒有這個問題,才大志疏,卻什麼事情都要管,死要面子活受罪。
穿越的鄭勛睿,熟知歷史,也有著很多他人不可能知曉的歷史積澱,但做皇帝這件事情,他不可能有什麼經驗,只能夠慢慢的摸索。
第一件事情,就牽涉到後宮的事宜了。
儒家思想鼓吹女子無才便是德,儘管不少大家閨秀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但那都是在背後,試想那個大家閨秀會站出來炫耀這些東西,而真正將這些本事拿出來炫耀的,也就是秦淮河的青樓女子,其炫耀的原因無非是抬高身價。
歷史的大環境尚未出現根本性的變化。
鄭勛睿儘管馬上就要成為皇帝了,但他不可能馬上與世俗的思想去抗衡,想想幾百年之後,都還有很多世俗思想的遺留。
鄭勛睿很清楚,做皇帝至高無上,有著最大的權威和權力,可做皇帝絕不意味著為所欲為,相反做了皇帝,約束大了很多,你不能夠隨隨便便的出門,不可能和眾人一樣走在大街上,你的一言一行都收到了監督,古往今來那些偉大的皇帝,無一不是有著極大的剋制力與旺盛的精力。
做一個好皇帝,其實是苦差事。
後宮的事情,鄭勛睿必須要妥協,這不過是他諸多妥協之中的一件事情,當皇帝就是從諸多的妥協之中慢慢做好很多事情的。
但有一件事情,鄭勛睿無論如何都不會妥協,那就是有關京城和地方官府職責調整的事宜,有些職責必須要調整,而官吏的俸祿是首先需要調整的,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認識偏激,對各級的官吏異常苛刻,堂堂七品的知縣,每年能夠拿到的銀子不過六十兩左右,這點銀子要用來養家餬口,還要聘請師爺、轎夫等等,而就算是朝廷正一品的大員,每年能夠拿到的俸祿銀子也不過兩千多兩,這樣的待遇,各級官吏要是不貪汙,家人都養不活。
儒家思想之中要求官吏思想純潔、甘受清貧的宣傳,鄭勛睿不贊同,這樣的倡議違背了人性,可能有一部分的人有著遠大的理想,願意為信陽奮鬥終生,且不計報酬,但這樣的人太少,鳳毛麟角,絕大部分的人都是普通人,包括各級的官吏。
違揹人性的規定,不可能持久,這也是大明各級官吏從上至下貪汙賄賂成風的原因。
牽一髮動全身,加強吏治是一個系統工程,務必全盤都動起來,實施的過程之中,更是要考慮周全,這件事情可不能夠耽誤,不能夠慢慢來,好的風氣必須首先樹立起來,讓諸多的官吏習慣,大明數百年來,官場上很多不好的風氣必須要徹底根除。
這件事情,鄭勛睿沒有和誰商議,他獨自思考,將所思所想全部都詳細記下來,之後不斷分析,不斷完善,慢慢確定出來新王朝諸多的「規矩」。
第八百八十一章 登基稱帝(2)
新皇登基,過程有些複雜,要求也很是繁瑣,這些鄭勛睿都不會特別關心,他已經明確給周延儒等人提出了要求,那就是登基大典不要過於的複雜。
大明皇帝的登基大典有一個最為有意思的情況,那就是即將登基的皇帝,總是要實行三讓的,所謂的三讓,就是三次推讓不做皇帝,其理由大都是先皇剛剛逝去,內心悲痛,加之自身的能力不足,不敢登基等等,為此還專門有一個勸皇上繼位的團體,由朝中最有權勢的大臣組成,一而再再而三的勸皇上繼位。
這是大明皇帝登基的習慣,但這個所謂的習慣,被鄭勛睿果斷的否決。
儘管鄭勛睿延續了大明的國號,但他很清楚,在他統領下的大明王朝,和過去完全不一樣了,會出現巨大的變化,而很多的規矩也要發生顛覆性的改變。
登基之前,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