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拜將、名著天下、青史垂名……
以己才力,何不可得?
張遼目光炯炯,大戟前探,大聲吼道諸人隨我直入清明門,殺……”
“殺……”部曲縱聲響應,再次颳起黑『色』旋風。
東郊大營中部偏西南方向,相比於其他地方一片混『亂』不堪,這裡一支人數約兩千餘人的隊伍,大體維持穩定,徐徐退向長安。他們乃是董軍將士,韓遂棄營而逃,他們自然也受到了影響,但影響可能尚不及對手來得大些,畢竟雙方不是一個系統,只要主帥牛輔不跑,他們就不會陷入混『亂』。當然了,這是相對而言,事實上途中不斷有將士認為大勢已去,偷偷脫離隊伍,向河朔方投降。
牛輔面『色』蒼白,眼睛紅腫,身上盔甲也是破爛不堪,形象甚是狼狽。丈人董卓在他心中,佔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從少年時代的另眼相看,到青年時代的知遇之恩,再到中年時代的委以重任,說是再造之恩也不為過。董卓一直是他學習的榜樣,不管是好的壞的都極盡模仿,其中所謂的上位者風範,更是學個十足,即戰陣之間,保持儀容整好,他現在這個模樣,只能說,已是到了山窮水盡。
牛輔看著眼前兩千餘兵,五六員將,不禁悲從心來,這就是董軍的全部力量了。幾年前,董軍還是讓整個天下感到畏懼的龐然大物,轉眼間落魄至此,怎能不悲。
董越活著的時候,兩人前期爭權奪利,後期互相扶持,處境再是艱難,亦不覺孤單,董越死後,牛輔萬念俱灰,便想找個機會投降河朔,他不期望了,只希望做個富家翁,平平淡淡過完下半輩子。然而他隨後接到了一個讓他目瞪口呆的訊息,驃騎將軍當眾放出狠話,韓董二軍數萬將士皆可投奔,惟有韓遂、牛輔二人不收。
蓋俊和韓遂之間,乃生死大敵,兩人只能活下一人,不收韓遂實屬意料之中,連牛輔也不收,顯然是憤怒他遲遲不降。蓋俊一句話,算是徹底斷絕了牛輔的活路。
牛輔心裡不免怨恨董越,他『性』格素有謀斷,可惜缺乏果決,立場不堅,抵抗與投降都能接受,而董越則是強硬的抵抗派,若非是他屢屢從中阻撓,牛輔早就帶著董軍歸降,何至於拖到現在還呆在韓遂一方?如今,董越一死百了,卻是把他坑了。
目前的形勢下,董軍猶不凌『亂』,有序撤退,異常顯眼,果然沒過多久,便有一股人數約千餘人的蓋軍從後追來,排山倒海般撲向董軍。一陣陣刺耳的金鐵交鳴聲、刀劍如鼓聲,喊殺悽號聲響起,雙方士卒互相糾纏,狂呼鏖戰,不過片刻,死傷狼藉。
這支蓋軍的主將正是顏良,他和張遼一樣,是率先幾名突破聯軍大營的將領,方才正在帶人掃『蕩』潰兵敗卒,聽到前線退下來計程車卒言及前方有大股敵軍,立上心頭,他雖然不知敵人是誰,但此時尚能維持隊伍不『亂』,料來非無名之輩,立刻追擊。
雙方無數次大戰,董軍並不難認,牛輔更不難認,驃騎將軍思其頭顱久矣。顏良喜得心花怒放,老天既然把功勞送到他的眼前,若不取之,是要遭天譴的。
部曲緊緊護住其左右,舉盾掄刀,抵擋流矢,砍殺敵人,顏良無後顧之憂,一心向前,大戟連連揮舞,拖出一道道刺耳的嘯聲,彷彿欲將這方空間,盡數扯碎。顏良每進一步,都有敵人亡其戟下,所向披靡。
主將勇猛若此,河朔士卒膽氣更盛,一路高呼,狂飆突進,董軍士卒不能攝其鋒芒,紛紛躲避,逃往兩側,一些人鼓起勇氣,重新殺回,更多的人則是站在原地不動,甚至直接將手裡兵器丟在腳下,向蓋軍表示沒有抵抗之心,靜靜等待戰事結果。他們所期待的,自然是主帥牛輔授首,以結束這場使他們心身俱憊的大戰。
顏良及其軍就像一把犀利地殺豬刀,一刀切入,順勢劃開,暢通無阻,幾乎將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