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娥撩開珠簾走了出去,她俯視著沉默不語的文武百官,大家心裡都明白,朝廷只有兩個選擇,一共就這麼多錢,要麼養著這個國家的上層,要麼拿去賑濟南方的饑民,在如此現實的利益問題面前,這些平日裡滿嘴大道理的官員全都不說話了,劉娥的一句話就將決定他們的命運。
片刻後劉娥緩緩的說道:「揚州的事想必各位都聽說了吧,如今朝廷錢糧吃緊,想解決這事著實不易。能站在這裡的,都是科舉考試選出來的、飽讀詩書滿腹經綸的人中俊傑,你們一心報效朝廷,朝廷自然也不會虧待了你們。高口祖皇帝規定我大宋優待士大夫,祖宗的規矩我萬萬不敢觸犯,今天我在這裡跟你們講句明白話,凡是我大宋的官員,文官也好,武官也罷,科舉選出來的也好,憑蔭補做了官的也罷,朝廷答應給你們的,一分也不會少,而且蔭補制度仍然照舊。」
劉娥這話一出口,殿下百官立馬異口同聲的山呼道:「太后英明!」
看著殿下這些服服帖帖的官員,劉娥露出了滿意的微笑。她政治生涯中最大的危機似乎已經化解了,她甚至要感謝南方的這場災難,這場災難成功的將朝廷的注意力從她身上轉移開,並且給了她一個重新樹立自己威信的機會。劉娥一介貧女,沒有任何身世背景,甚至連當今皇上都不是她親生的,在腥風血雨的朝廷裡,如此出身的劉娥根本不堪一擊。但是她很多年前就想明白了,她不需要親信,她需要的是整個大宋官員的支援,沒念過多少書的劉娥以自己實用主義的眼光將那些飽讀詩書的文官看的透透的。雖然這些人每天滿口的大道理,但試問這天下有幾個人不是為了錢和名才做官,所以籠絡人心最好的辦法就是任人唯賢,給每個人升官發財的機會。不僅如此,劉娥還發明瞭一套蔭補制度,一人當官,全家當官,這樣全天下的官員都會感激她,支援她。就算她不是皇上的親媽又能怎樣,她把持朝政這麼多年那些個迂腐較真兒的官員還不是也忍過來了!
劉娥看形勢大好,便繼續說道:「既然朝廷待你們不薄,你們自然也應該為朝廷出力。南方的事情不能放著不管了,各位愛卿可有什麼好辦法?」
劉娥話音一落,朝臣們開始活躍起來。晏殊進言道:「臣以為應督促各省各鄉的地方官員加大錢糧的收繳力度,以保國庫充盈,如有辦事不力者,應嚴加查辦!」
寇準一聽這話立刻反駁道:「晏大人說出此話是要將南方的百姓逼上絕路嗎!揚州米價暴跌,糧食根本就不值錢,再加上今年旱災欠收,一戶人家辛苦一年種的的糧食恐怕也換不了幾文錢,自己的糧食要上交,賣糧的錢又買不到足夠的口糧,你這是要逼死南方的百姓啊!」
翰林院的王大人站出來說道:「寇大人此言差矣,收繳錢糧就是為了賑濟百姓,若是朝廷手中錢糧不夠又拿什麼賑災?況且南方還是有富饒之地,此次旱災打擊並不大,把那些人手裡多出來的糧收集起來轉給受災嚴重的人,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可是米價如今一斗不到一文錢,誰願意賣糧?還不如明搶呢!不如先穩定米價才是正事。」臺諫院的吵架老將站了出來。
「等朝廷收了米,市面上自然會多出許多錢,到時候米價不就跟著漲起來了嘛。」尚書省一個白髮蒼蒼的老年官員說道。
「說的容易,李大人我看你是老糊塗了吧!」臺諫院一個新晉火藥桶立馬反駁道,「一斗米不到一文錢,就算把市面上的米都買光又能放出多少錢?再說朝廷手裡又有多少錢,別忘了我們還欠著契丹人三百萬斤銅沒給呢!」
朝堂慣常的嘴炮大戰又開始了,空氣中吐沫星子橫飛,每個人都用儘自己的肺活量和別人對掐,但向來伶牙俐齒的丁謂卻一直一言不發,他心中亂的很。除了揚州米價暴跌這件事,截至目前所發生一切的□□他比這裡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