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知肚明,其意不言而喻。
蕭逸神姿峰潁,儀態昂揚地道:“兄弟雖為趙國人,但見兩位兄弟義薄雲天,布衣遠志,卻也願為兩位兄弟捨身拋命,盡一分綿薄之力。不意驚聞正始之音,兄弟何其幸甚,只不知兩位兄弟可願折節下交,視吾為兄弟?”
劉裕聞言,早一把拉住了他不放,三人手手相連,相顧而笑。
劉裕道:“今日你我三人既然同心一事,何不定下盟約,必得不昧今生,方不負今日一見,兩位兄弟以為如何?”
那崔浩早有此意,聞言首先贊成,蕭逸也無異議,但荒野竹院,實在沒有香燭丹書一般事物,當下劉裕取了三支鵰翎箭為香,三卷《詩經》作為丹書,三人出了木屋,插箭於院中古松之下,但見一株古松、半弦明月,斜月空庭,三兄弟長跪於地,頓首三拜。
拜畢,三人執火焚燒丹經,再拜,劉裕朗聲吟道:“蒼穹紀元十二萬九千四百四十年一月二十七日,弟子世下愚人,焚燒丹經以告天地:
‘治世重文學之士,亂世發草澤英雄,弟子苟生於天下飄零、諸夏血脈凋零沒落之際,雖行布衣之身,但素懷匹夫報國布衣之志,今日我劉裕、蕭逸、崔浩三人同懷瑾玉,誠以不才之身揮劍為民,雖百死而無一憾也。’
今以古松弦月為證,他日弟子若違此言,當受萬箭穿身而死,弟子無悔。”
“弟子無悔!”蕭逸與崔浩朗聲應道。
言罷,三人再拜,相攜而起,互報年齡各敘大小,劉裕最長為大哥,崔浩次之,蕭逸最小而為三弟。
當下蕭逸拜過大哥二哥,劉裕、崔浩兩人也各自還禮,接著崔浩也見過大哥,三人行禮已畢,俱是大喜,正是情投意合,相見恨晚,把臂相談,以兄弟之禮相敘。
那劉裕知道蕭逸早已飢餓難耐,忙拉兩人屋裡敘談,自己卻去殺雞煮黍,蕭逸與崔浩要去幫忙,劉裕死活不肯,二人只好歸屋敘談。
而崔浩逕拉了蕭逸臨窗高談,兩人古今逸事,三國軍政無所不談,崔浩與他談得愈久,愈覺此人見識超凡,深不可測,心中暗震不已。
他發現蕭逸此人和劉裕又自不相同,劉裕為人雄傑,氣度宏大,身高七尺六寸,風神奇偉,雄武非凡,志比天高,鐵血丹心,不拘生活小節。而蕭逸卻似高鴻在天,深不可測,但勿庸違言,兩人都是當世罕見的奇才。
不到片刻功夫,劉裕業已將飯菜備好,當下三人高談闊論邊吃邊談,四碟兩碗,無非豆腐麵筋青菜之流,外加一隻雞,飯菜雖然簡單,卻大大增加了談鋒,一頓簡簡單單的雞黍飯菜,一直吃到三更天。
雖然時光易過,白駒過隙,三人卻毫無疲倦之感,連碗筷也扔下不管,竟都去了西首臥室,促膝長談,通宵達旦,一直到第二天巳牌時分,方抵足而臥,一覺醒來,天光業已大亮,三人起來,不禁相攜而笑。
蕭逸問及崔浩行程,方知他正要東行慕容,去燕國的國都炎龍王城。而蕭逸也要回黑龍王城了,說到話別,三人無不黯然失色,蕭逸卻笑了一聲,道:
“你我兄弟三人既已結為兄弟,自當依誓言而行,各行其志,各為其事。今日之別,他日定有聚首之日,到時再暢敘幽情,攜手煙霞,豈不壯哉?壯士若懷驚天志,一雞一黍可安身,我們三兄弟何不就此定下雞黍之誓?”
劉裕聞言,拍案相應,當下三人共約傾力止息干戈,他日事成,再會於此地,食一雞一黍相慶,攜手出入煙霞,作林泉中人。
三人誓畢,把臂良久,最後一笑而別。
有道是天下無有不散之宴席,就是合上一千年,少不得有個分開的日子。正所謂天下有情聚復散,昂藏七尺各赴志,三尺青鋒傾寰中,翼遮半天此為誓。
劉裕攬衣躑躅,揮袂霑襟,揮手送別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