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的十幾間,裡面的裝置幾乎完全鏽蝕,除了送給系統回收,換取積分,別無用途。從第二十間廠房開始,逐漸有了一些收穫,偶爾一兩件裝置還在可以維修的範疇,被李翔打包收進了隨身空間。如今有了幾千萬的積分收入,李翔又在隨身空間上,砸了幾百萬積分,將空間擴大到了一千個立方,大小足以放進去一架小型客機了。用來存放這些大塊頭的裝置,當然沒有絲毫的問題。
在搜尋了五十多個車間之後,李翔開啟下一個車間的大門,發現裡面竟然還有一個更為嚴密的隔離門,撬開之後,門後是一個比較狹窄的通道,上下左右密佈著通風口。看到這裡的佈置,李翔頓時明白,這是一個無塵車間,而當前的通道,是對進入車間的人進行風淋除塵的。按照原世界的常識,只有用到特別精密的加工需求時,才會用到無塵車間,像是晶片製造、高精密鏡頭磨製、手機螢幕加工組裝等等。
“這裡既然用到了無塵車間,裡面生產的東西必然不簡單。希望在無塵環境下,廠房內的裝置能多幸存下來一些。”
沿著通道進入車間,裡面的天花板、牆壁、地板,都是一片雪白,在燈光的照射下,散發著朦朧的光暈。地板上同樣落了一層灰塵,但不是很厚,可見整個車間的密封性還是很不錯的。車間內的裝置,被人用塑膠布包裹了起來,外面還貼上了封條。看來這些裝置比較珍貴,工廠的主人撤離地球的時候,並不想放棄這些裝置,但又帶不走,只好原地封存。以期望有朝一日重返地球的時候,再啟封這些裝置,重新投入使用。可誰能想到,這一走就是幾百年,當時封存裝置的那些人,現在都老死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