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石頭炸開,一隻猴子從裡面跳了出來。
鄭發祥拋棄了京劇臉譜和華麗的裝扮,在臉上粘上金色的猴毛,身上套上一層由金色毛髮構成的衣服,這件衣服可是特製的。
這樣更為生活化,他的動作同樣靈巧,像猴子一樣在山野間爬行和跳躍。
在這裡,你根本找不到京劇猴戲的影子,只看到一隻靈巧的猴子,這就是電影和京劇的區別,他不僅做到了形似,還做到了神似。
石猴和其他猴子打賭,闖入水簾洞,從而成為了猴王。
如果是京劇,這裡會有大段的武打場面,但在電影中,只是用來表現猴子的日常生活和石猴勇敢的性格。
但正是這種日常生活才考驗演員的功底,如果不是真的瞭解猴子,很難演的惟妙惟肖。
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
石猴看到其他猴子生老病死,心中感慨,便想要去外界拜師學藝,尋找一個長生的法子。
於是,它離開花果山,划著竹筏,朝著茫茫大海而去。
拜師學藝這一段是重點,這可是第一次展現神奇的法術。
孫悟空學會法術之後,開始在同門面前顯擺。
他一會變成一棵樹,一會變成一隻鳥,一會鑽進地底,一會飛上天空……
這就需要各種道具了,無論是樹還是地底,都設有機關,看著孫悟空是鑽了進去,不過裡面是中空的,攝影技巧在其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舉個例子,比如破鏡重圓,你可以拍攝一張好鏡子的照片,再拍攝一張碎鏡子的照片。
如果你把好鏡子的照片放在碎鏡子的照片前面,觀眾會認為這個鏡子摔碎了。
如果你把碎鏡子的照片放在好鏡子的照片前面,觀眾主觀上會認為這個碎鏡子復原了。
在電影拍攝上,這叫做蒙太奇。
也就是當不同鏡頭拼接在一起時,往往會產生各個鏡頭單獨存在時所不具有的特定含義。
因為觀眾對於這種情況會自行進行腦補,也可以說是導演把自己的觀點強加給了觀眾,讓觀眾按照導演的暗示進行聯想。
這類神奇的法術在京劇裡,在魔術中很難見到,特別是孫悟空騰雲駕霧的場景。
孫悟空在雲中飛行,還能看到下面的高山和大河,這就是剛才所說的蒙太奇了。
先是孫悟空飛行著朝下看的鏡頭,接下來是高山的鏡頭,觀眾就會認為兩者存在著聯絡,孫悟空的確在空中飛行。
這就是電影和現場表演的區別。
戲院裡,觀眾對這段法術演示震驚不已,這些人不是沒見過世面,他們看過機關佈景戲,看過西方的魔術表演,也知道這都是假的。
但電影畫面在他們腦海中形成了一種錯覺,讓他們在這一刻覺得真的很神奇。
孫悟空因為鬧事被師傅趕了出來,回到花果山,成為了妖王。
因為沒有順手的兵器,它便闖入龍宮,討要兵器。
在《大鬧天宮》中,龍宮、地府和天庭是重要的場景,也是耗費資金最多的地方。
林子軒借鑑了後世水族館的結構,用玻璃把水隔開,水中還有各種魚類游來游去,看起來就像是在海底一樣。
其實,真正懂行的人一眼就能看出端倪,真正的海底哪裡有這些魚類。
但這是龍宮,是神話故事,龍宮裡什麼沒有。
拍攝的時候要注意玻璃反光,不能讓人看出來穿幫。
把龍宮的定海神針變成如意金箍棒就是魔術了,這裡有一段特別精彩的武打動作,孫悟空拿著金箍棒大鬧龍宮。
京劇中猴戲裡耍棍是演員的基本功,只有耍的精彩,耍的眩目,才能獲得觀眾的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