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有興致的望著廂房門口的一男一女的對答,不覺莞爾。
師父泡起妞來,居然也會這麼文藝範!
一曲清音再次響起,這次卻換了琴曲,隨著那悲涼的琴曲,一道如泣如訴的歌聲傳出門外。
“我生之初尚無為,我生之後漢祚衰。天不仁兮降離亂,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時。干戈日尋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煙塵蔽野兮胡虜盛,志意乖兮節義虧。對殊俗兮非我宜,遭惡辱兮當告誰?笳一會兮琴一拍,心憤怨兮無人知。
戎羯逼我兮為室家,將我行兮向天涯。雲山萬重兮歸路遐,疾風千里兮揚塵沙。人多暴猛兮如虺蛇,控弦被甲兮為驕奢。兩拍張弦兮弦欲絕,志摧心折兮自悲嗟。
越漢國兮入胡城,亡家**兮不如無生。氈裘為裳兮骨肉震驚,羯羶為味兮枉遏我情。鼙鼓喧兮從夜達明,胡風浩浩兮暗塞營。傷今感昔兮三拍成,銜悲畜恨兮何時平。
……”
望著如痴如醉的趙雲,公孫白微微嘆了一口氣。
胡笳十八拍的詞,原本有蔡琰思念兒子的幽怨,此刻蔡琰應尚未生子,所以詞中並沒有關於她那胡人血脈的兒子的部分,不過這曲十大名曲應該是先有曲,再有詞的,所以雖然文姬歸漢提前了八年,但是胡笳十八拍曲已成,至於歌詞,應該是這位東漢第一才女即興而作的。
蔡琰,字文姬,陳留人。蔡琰之父蔡邕,為東漢末年著名的文學家、書法家和音樂家。
一生十分悲慘。早年其父蔡邕因上書抨擊朝政獲罪而被流放。遇赦後,由於宦官仍然把持朝政,蔡邕擔心被陷害,不敢回洛陽。就這樣,蔡琰隨著父親亡命江湖十二年。蔡琰十六歲時嫁給河東衛仲道,不幸丈夫早死,蔡琰只好回到孃家居住。董卓被誅後,蔡邕由於嘆息董卓的命運,為司徒王允所不容而被殺。公元195年,匈奴人南下,蔡琰為匈奴所擄,身陷南匈奴,為匈奴左賢王妻此時已達五年之久。
蔡琰在後世文人之中評價極高,《後漢書·列女傳》評價蔡琰“端操有蹤,幽閒有容。區明風烈,昭我管彤。”
歷史上的文姬歸漢在208年,為曹操用重金贖回,而此時的文姬歸漢,卻是漢大將軍公孫白用武力奪回,自然比曹操霸氣了很多,至於有可能給他那神勇的師父帶來了福利,倒是他始料未及的,想不到那悶騷的師父,居然有一顆文藝青年的心。
****************
雁門關。
關牆之上千瘡百孔,但是卻依然屹立不動如山,關樓之上雖然也是血跡斑斑,但是守關的匈奴將士卻鬥志昂揚。
一連半個多月的攻防戰,漢軍大部分時間都依賴強弓硬弩和投石機的遠襲,真正推著雲梯的衝鋒一天難得出現一次,而且每次都是淺嘗輒止,很少見到漢人發狠用血肉之軀強行叩關的場面。
“公孫白麾下的步兵的悍勇比起騎兵相差太遠了,這些步兵個個都是貪生怕死之輩,只會仰仗甲兵和器械的優勢,根本沒幾分血氣。”
這是關樓上的匈奴人對太平軍的評價,但是即便是這樣,他們終究畏懼漢軍那強勁的弩箭,不敢出關迎敵,只能一昧死守。
因為就連劉豹麾下最強悍的龍騎衛,也在一次夜襲之中,被漢軍的弩箭射得損失慘重,再也不敢主動出擊。
而那些沒有血氣的漢軍似乎也不急,雖然每日攻襲不斷,但是除了最開始的幾天,見到關樓上的守軍人數較少,發起過幾次猛烈的攻襲,差點就將雁門關強攻下來。但是自從劉豹在雁門關增兵,將守軍的人數提升到萬人之後,漢人的攻擊便一日不如一日了。
雙方就這麼僵持著耗了半個多月,相持不下。
數騎自陰館城飛奔而來,帶起一溜的煙塵,直奔雁門關內的主將大營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