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要負擔打仗的軍費開銷,還得捐糧供應路過的各地士兵。青壯年成天躲在家裡不敢出門,生怕被拉去服役,田地荒蕪,家家都有揭不開鍋的日子。武安福軍營裡一招兵,給出的優厚條件一下子吸引了十里八鄉的青年。看到不用服徭役,每月有十五貫錢軍餉的待遇,不少青年躍躍欲試。等到李靖開始正式招兵時,第一天就來了四百多人,讓武安福十分的驚喜。
全軍營上下,都被武安福的大方慷慨收買,所以當武安福以出兵高句麗需要後備部隊的名義招募自己的私兵時,沒有人有異議。一連十天,參軍的人數超過四千,出乎武安福的意料。這些新兵直接被分配到孫成趙勇的麾下,編成以千人為建制的隊伍。孫成和趙勇對武安福的那一套訓練士兵的方法已經駕輕就熟,很快就開始了比之正常隋兵要嚴格許多的軍事訓練。武安福每天在軍營裡來回巡視,一邊安撫楊林的舊部,讓他們來說話多做事,一邊督導著新兵的訓練。而孫成趙勇每日在新兵面前嘮叨的並不是如何效忠大隋的皇帝楊廣,而是下級必須服從上級命令這一套武安福特意要求他們灌輸給新兵的軍令。就在這種洗腦一樣的訓練中,前線傳來了隋朝和高句麗開戰的訊息。
五月初一,已經在北平待命了七個月之久的楊林部和北平王羅藝部二十萬大軍,匯合全國各地趕來的六十萬隋兵,水軍元弘嗣部五萬人馬,再加上運輸糧草的民夫三十萬人,一共近一百二十萬人馬從北平分左路鏤方道,長岑道,海冥道,蓋馬道,建安道,南蘇道,遼東道,玄菟道,扶余道,朝鮮道,沃沮道,樂浪道;右路黏蟬道,含資道,深彌道,臨屯道,候城道,提奚道,踏頓道,肅慎道,竭石道,東施道,帶方道,襄平道;大軍全面鋪開,鋪天蓋地向高句麗進發。二十四路軍每天出發一軍,海軍之間相距四十里,連營漸進,排成長蛇之陣。首尾相繼,鼓角相聞,旌旗招展,連綿九百六十里。二十四路軍之後又有護衛御駕親征的楊廣的六路軍隊。三十路人馬共計拌成冗長隊伍,百萬大軍,整齊劃一,秩序井然,開天闢地以來,從未有過如此聲威的出兵壯舉。為了顯示大隋天威,四夷各國使者大臣親王等五百餘人跟隨在中軍左右,楊廣打高句麗,為的就是殺雞給猴看,叫四夷之國見識中華的強盛,生生世世永遠為大隋的臣屬,再也不敢生出異心。
兵部尚書段文振為行軍大元帥,統領全軍。兵部司馬麥鐵杖,孟金叉,中郎將錢士雄為先鋒。靠山王楊林和北平王羅藝隨中軍擴駕。至於楊廣和楊林之間的恩怨,在征伐高句麗這種傾國之舉面前,輕描淡寫的一筆帶過了。畢竟七十歲的楊林也激動的期待大隋光耀宇內,富有四海的一天。
看著前線送回來的書信,武安福跳過那些華麗的描寫百萬大軍是如何的雄偉壯觀的字眼,直接問李靖道:“你看如何?”
“這根本不是打仗,而是炫耀。”李靖嘆口氣道,“兵貴神速,尤其是高句麗地理偏僻,夏日不但短暫而且多雨,這樣的陣勢,除了炫耀,根本一點用處都沒有。”
“還有呢?”武安福有心考考李靖,他從冉閔的兵法裡學到了不少東西,雖然裡面很多的理論沒有經過實踐的證明,至少在理論上是可以和李靖紙上談兵了。
“皇上在每個軍中都設定監軍,令出兩端,一旦遇到戰事,也是致命之處。而且皇上御駕親征,置三軍總帥於何地?將互相牽制,帥有名無實,再加上隊伍過長,後勤難以接濟,兩月之內,必定打敗而回。”李靖道。
“說的好,如果是你,該怎麼討伐高句麗呢?”武安福又道。面對李靖這樣一個千載無
一的兵法大師,他自然向要多學一些東西。
“只要給我五萬精騎,必定攻克平壞。”李靖傲然道。
“你這麼自信?”武安福笑道。
“將來少帥若是有機會討伐高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