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珍珠③和凱瑟琳·安
①瑪格麗特·米切爾(
1900—1949),美國女小說家,《飄》的作者。
②埃德娜·費伯(
1887—1968),美國女小說家,她的《如此之大》一書曾獲
1924年的普利策獎。
③賽珍珠(
1892—1973),美國女作家。曾獲
1938年度諾貝爾文學獎。
妮·波特妮·波特以及其他一些女作家,當然,我並無意小看任何一位你們所賞識的
作家。但是,且看今日的暢銷書排行榜,你們所看到的女性作者將不是一二
位,更可能是四五位。
曾經有過一段時期,女作家們時常覺得她們不得不效仿喬治·桑⑤的作
法,以虛假的身份來矇蔽出版界。我懷疑這種作法是否繼續行之有效。
在我從事的行業,即電信業中,以前一直是男人爬電杆,女性坐交換臺,
二者涇渭分明。你究竟準備怎樣告訴進入電信業的年輕婦女,爬電杆是男人
的事,女人生來就不如男人那樣敏捷呢?現一代的婦女接受過中等或高等教
育,她們親眼目睹了奧爾加·科爾布特①和納迪亞·科馬內齊②在平衡木上施
展絕妙的技巧。現在,有相當多的女性都能夠比約翰尼·韋斯摩勒③遊得更快;
美國田徑隊中任何一位爭取參加奧運會的女運動員都能夠比傳奇式的人物吉
姆·索普④跑得更快。
這些神秘的禁區再也不那麼令人覺得是神聖不可侵犯的了。我相信,我
決不會忘記在博比·裡格斯與比利·讓·金之間展開的那場競爭⑤。
但是,首先得讓我承認,我真是愚蠢之極,竟然會站在這裡聲稱,今天
的女性享有與男性同等的機會。
顯然,事實決非如此。面對事實,我們不得不表示失望。女性雖說正在
取得某些進展,但這種進展十分緩慢,她們的平均收入依然低於從事同樣工
作的男性。企業、勞工、政府——所有的人都必須作出極大的努力,方能使
天平保持一定的平衡。這是一種歷史上遺留下來的文化殘餘,一種無疑帶有
偏見的文化殘餘,它並非永遠站得住腳。我的父母曾經給予我足夠的勇氣,
促使我踏入社會去建功立業。然而,儘管我的父親相當開明,他卻從未送我
一副棒球接手面罩作為聖誕禮物、期望有朝一日我格蕾絲·菲平格爾能在埃
伯特棒球場的投手板後同球隊老闆簽下合同。
這就是文化。正如詹姆斯·卡格尼①所喜歡說的那樣,我們生活在傳聞之
中。雖說現在我們開始懂得更多,但古老的風俗作用依然。
當然,竭盡我們的所能,促使這一程序繼續下去,這正是我們的意願。
那麼,我們如何做到這一點呢?
保持積極的姿態,這就是我的建議。
愛默生②曾經說過:“這是一次千載難逢的良機——假如我們懂得如何去
把握的話。”
這是屬於我們的機會。這次機會,千載難逢。
④凱瑟琳·安妮·波特(
189O—?),美國女小說家,文體大師,其短篇小說深得評論界讚賞。
⑤喬治·桑(
1804—1876),法國浪漫主義女小說家,本名阿芒丁—奧羅爾—呂西爾·杜德望,從
1832年
起一直用筆名喬治·桑從事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