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 (第3/5頁)

屠令堅等人轟然應諾。

李煜乃盡倒胸中識見,侃侃而談道:“自春秋以來,舉凡南北對峙之際,南方軍政之重心,必集於東南。南北之爭,東則爭黃淮,西則界秦嶺,而若以天時、地利而言,可謂各有千秋,利弊參半,雙方皆有戰勝之機。利南方者不利於北,利北方者不利於南。今,秋冬時節,大地堅淨,曠闊之原野宜於北方鐵騎驅馳,利於北方發揮其騎兵野戰的特長,故而柴榮始發兵於此時,若我強與之戰於淮南,是以己之短對敵之所長,實不足取;故若以本王為帥,則我可修養停戰,待來年春夏時節,江河水漲,利於我朝發揮其水戰和守城戰的特長,方一鼓作氣反擊之。”

“何況以糧草、經濟論之,中原之地,連年兵火戰亂,滿目瘡痍,方以柴榮之雄霸,致力治之,始有起色;而我江南則相對安穩,沃野千里,充仞八方,絲綿布帛之饒,覆衣天下,實優勝於中原也。然自五胡亂華以來,何故以歷數南方諸多北伐如祖逖、殷浩、恆溫、謝萬、謝玄、劉裕、劉宋元嘉、蕭衍、吳明徹之輩,始終未能一盡全功,甚至於一敗塗地,而最終至於千古以來,舉凡有一統,皆由北統南,而從未有以南統北之先例,此豈天意不在南邪?而至當今,數年前,契丹亡晉,中原無主,我朝先有徵南不利,後又錯失北伐良機,以致於被動授首,坐等柴榮加兵南下,此豈人心貪逸,不向大統邪?子遷、正光,你們且稍作思量,給本王一個答案。”

盧梓舟等人你眼望我眼,面面相覷。想不到李煜一時激憤,竟然一口氣說出這許多言語來。

盧梓舟思路略作整理,於是道:“縱觀歷史,南北對峙形勢之下,東南政權發起北伐雖多,然而真正徹底、真正成功的北伐卻很少。以正光觀之,其由不在民心,而在於南方朝廷上下,意見未能一統,上下未能高度整合、凝聚。所以往往北伐,非先失利於戰,而先失利於己也。譬如東晉,皇權旁落,門閥迭起。王、庾、桓、謝等大族先後執掌朝政,幾支高門望族相互牽制,又相互維繫,從而使這種政出多門的局面得以維持。然而這種局面明顯妨礙了南方統治秩序健全、完整的建立,同時也妨礙江南社會的全面整合,各藏私心。譬如祖逖北伐,戴淵節制;桓溫北伐,而與司馬氏相顧忌;及謝玄淝水大勝,朝廷復加掣肘。此古來唏噓之事也。是故以史為鑑,如欲北伐,必先使南方人心、國政皆歸統於皇室,而後始能議成敗。”

李煜嘆道:“正光知我心意也。雖本王意欲北伐,則朝廷內,黨派分立,相互攻訐扯其後退,況今大江以南,尚有吳越、南漢等國,未必與我一心,甚至還與周朝通曲款。若非如此,中原有北漢、契丹虎視眈眈,柴榮何以囂張,膽敢犯我淮南?”

譚照此時亦道:“北伐結果,除去政治因素,方略得失亦不無關係。以東南而北伐中原,進取北方,南北地理形勢亦是制定北伐方略的基本前提。如今柴榮人心所向,中原固若金湯,如我戰之於淮南,是苦戰也,持久割據,智者不為。殿下既有北伐之志,必先以金陵為基礎,西平荊南高氏,控制荊襄上游;東滅吳越錢氏,以鞏固三吳根本。控制荊襄,可保障主公對長江形勢的控制,進可攻退可守;鞏固三吳,則可保障後防穩固,無虞糧草。如此時機成熟,方可大展宏圖,掃平天下。”

李煜深以為然,心道譚照果然厲很有一套,須知他的這番見地,正與朱元璋由南統北、平定天下的方略如出一轍,自然也與自己心中的既定戰略不謀而合了。

李煜撫掌嘆道:“吾得正光、子遷,猶劉備之有臥龍、鳳雛,則天下大勢竟在本王手中,而令堅、孫青,一如關張之謀勇,足以睥睨縱橫,來日北克中原,收復燕雲,必指日可待也。”

盧梓舟等人異口同聲道:“能追隨主公驥尾,是我等榮幸。”

盧梓舟接著道:“非主公

最新小說: 全民領主:地精弱?那就建奇觀! SS級天賦,代價是變成女生? 領主:我願建立一方樂土 你為什麼不打籃球? 雙職業,無限重置,閣下如何應對 第四天災:玩家對抗玩的就是真實 足球教練,我選擇國足 分身都是樂子人,他信了他信了! 全民巨魚求生:我能聽到巨魚心聲 綻放於冬 網遊三國:從南海開始,虎視天下 網遊:金色天賦用來打金怎麼樣? 求生試煉:從貓女開始進化 1984,我在公牛隊當老闆 斬神:纓子請自重,你別亂來呀! 傳說時代 我太想重生了 武道登神 大一實習,你跑去749收容怪物 撿到瘋批反派,我偷霸總錢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