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腦簡單,四肢發達,這是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就寫在體育系統所有運動員額頭上的字眼,除了極少數天才決絕的傢伙能運動場上成功以後還能自發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可以說大部分專業運動員離開運動隊退役以後,基本上都是和社會謀生技能脫節的。
誰叫他們從少體校開始就把所有的精力放到了訓練比賽中呢?
而且對於勝者為王的體育系統來說,絕大部分運動員在從地方到省級、國家級乃至全世界範圍的各級比賽中不斷攀爬的過程中,絕大部分都會失敗的跌落。
體育系統的殘酷,在座三人最明白不過,哪怕眼前這些看起來很有前途的孩子,他們都清楚這數百人裡面能有三五個走上職業賽場拿上高薪,已經是很了不起的比例了,大多數都會倒在傷病、失敗和無法堅持的道路上,以往這些孩子都是成功者腳下的墊腳石,能有牽牛那樣還在業內混口飯的都是好出路了,一個比一個慘的退役運動員例子在網路上很常見,更別提某些因為藥物傷殘的運動員連做個普通人都是奢望了。
專業體育運動就是這麼現實無情!
所以白浩南從一開始就把整個訓練營的體系分成了每週課餘來免費訓練的少兒愛好者,和極少數完全集中的有天賦孩子,只是最近合併了馬兒的足校,這麼多孩子必須要找到新的兩不誤方式。
這就是他給老於和老陳都提到自己走上教練道路的第一步,帶著一隊孩子,為林城小學打出名堂,儘可能給自己積累點噱頭的同時,也要把這種模式摸索出來推廣,在這個龐大的國家,只有先獲得成功的範例,才有可能得到全面推廣,無論是訓練營內部還是國家層面的推廣。
這比他之前決定自己從萌芽一直帶著一支隊走到最後,已經提前了三四年的時間,他甚至不介意如果能成功在林城小學用六七年時間,把這批孩子慢慢帶到當打之年,自己最大的優勢可能就在於會逐漸積累起一大堆訓練營支撐的青訓隊伍,讓手裡的梯隊擁有不停造血更換新人的可能性。
直到走向職業俱樂部!
思路是好的,但實施起來連白浩南自己都知道一定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變化!
他們所有人最堅信的恐怕都是這一點。
432、任何事情都可以換個角度看看,感受大不同
很多人夢想中可能都有《灌籃高手》、《足球小將》那樣充滿熱血青春的運動和汗水,但把青訓夢想落到現實中來,白浩南和他的夥伴們還是選擇了最為精明的那一條。
國內表面上是也有全國性質的中小學足球比賽,可是和日本那種一共幾十個縣市的小國家相比,在全中國範圍內所有幾十萬所中小學,不可能做到每所學校都能公平參與,不然光是操持這麼個青少年賽事,也許運營費用就能比得上有些國家的生產總值了。
所以只能是全國部分跟體校、足協有關聯的定點校園能夠參與,多年執行下來,這實際上又成為一個封閉的內部體系,這就又走進了只有極少數孩子,還不一定具有足球天賦的孩子才能參與的運動專案怪圈裡。
白浩南和馬兒這小半年來討論得最多就是這個問題,他們曾經也想過既然國家太大,那就搞地區性的小範圍聯賽,無論是青少年還是成年隊伍都想過,特麼那些歐洲國家人口還不到蓉都省幾分之一幾十分之一都能打進世界盃,能不能某個省份就仿效國外小範圍的搞。
最後這個思路也被否定了,一來這種自立山頭的事情不太可能獲得管理部門認可,不認可就很難獲得支援和市場運營資格,二來就算是認可了,馬兒說市場很堪憂,一個獨立的小聯賽運營起來那資金消耗跟流水似的,沒有市場收入估計很快就會坐吃山空,那麼多超級聯賽俱樂部大老闆支撐都不敢這麼搞,現在還是不能太激進,選擇依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