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讓劉章有些失望的人的名字叫做馬鈞,沒錯就是那位在原本的歷史上做出龍骨水車的馬鈞,只不過這時的馬鈞才僅僅只有十二歲。
不過嘛,劉章覺得這也不是什麼大問題。
畢竟是金子總是會發光的,現在馬鈞還年輕不是麼?
原本的歷史中,馬鈞也並非是從一開始就成為發明家的,給他一些時間,劉章相信他會給自己一個完美的答卷的。
而現在,劉章的主要精力都在這群孩子的基礎教育上,他要用自己有限的知識,去為這些孩子打牢地基……
但隨著課程的不斷展開,掉隊的孩子依然很多,很多很多……
不過這也沒什麼關係,畢竟不是每個人的天賦都能點在科研方向,就像幾何這門課程,有人天生就空間感薄弱,你能怎麼樣?
有時候,人不得不承認,有些人在某方面就是擁有天生的才能,同樣的時間,有的人可以去嘗試解析超高難度的數學題,而有些人卻還在琢磨乘法口訣表……
所以這個時候,劉章反而就輕鬆了起來,被淘汰的孩子還有另一條路可以走,比如農學,又比如中醫……
唯一遺憾的就是那些對文學、政治比較敏感的孩子,劉章暫時不準備在這方面浪費精力,而在拜訪了荀攸之後,對方也表示了沒有興趣,最終只能讓這些孩子在三個月之後離開了這座學府。
不過劉章也沒有全然放任其自流,每個離開的孩子,都得到了劉章的一份禮物,以期他們將來可以自學成才。
這份禮物包括了《爾雅》、《孟子》以及《止學》三本著作,原本姜歧與蔡琰等人都強烈推薦要將《孝經》與《禮記》加進去,但是劉章再三考慮之後卻拒絕了。
在劉章看來,這兩本著作雖然堪稱經典,但本質上所包含的儒家哲學思想太重了一些,他更希望這些孩子能夠學習一些為人處事的道理與紮實的文化功底,至於思想的形成,還是透過更多經歷與自身所學相互印證之後得出結論要更好一些。
而無論是《孝經》還是《禮記》其中所灌輸的思想都極有可能束縛住人的思想,都是些不錯的苗子,真培養成了滿口聖人之言的書呆子,劉章會覺那是自己的失敗。
于敏:科學不相信權威,科學只相信真理。
卡爾.波普爾:不可辯駁絕非理論之善,而是理論之惡。
羅曼·羅蘭:毫不應該依靠一個人的權威,而是應該依靠真理。 是真理使人變得偉大,而不是人使真理變得偉大。
這些都是人類透過一次次的經歷所積累總結出來的教訓,雖然沒有證據證明是儒學禁錮了漢民族的思想,但不可否認的是,漢民族某些固有的思維方式正是讓這片土地上的國度週而復始的徘徊在封建主義的歧路之中無法自拔的重要原因之一……
“道理不在書本,而在於生活,詭辯與謊言或可將真相掩蓋一時,然必有水落石出之日,章不曾為爾等傳道、解惑,當不得師之一稱,唯有此言留作警語,望切記之……”
啟蒙之書藏於袋中,而警示之語寫於袋上,這便是劉璋留給那些離開的孩子們的全部財富了,至於他們最終能夠走到一個什麼樣的高度,也只能是聽天由命了。
劉章甩了甩痠痛無比的胳膊,他這一次是真的盡力了,畢竟不管書如何,羊皮袋子上的字可都是他親筆寫的,五千多份呢,那工作量可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了的……
是的,在經過了三個月的初步篩選之後,五千多名孩子被刷了下去。
除卻天賦不足的,更多的孩子是因為沒有長期保持努力向上的勁頭,這在學習中可是大忌,而劉章一個人的精力又是有限的,根本照顧不過來那麼多人,也就只能放棄了。
而剩下的三千多名孩子之中,也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