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李弘節如此說,跟從在邊上的王易立即驅馬上前一步,“李刺史,在下覺得,在堆築這幾個小島時候,可以一步到位將其景緻設計好,在最大那島中留存湖,這樣島在湖上,島中又有湖,湖與島相互擁抱環繞,島上再修築一些亭臺樓榭,遊廊小橋,那定然是幾個風景極佳之地…”
後世時候小瀛洲就是這樣的,島上又有湖,在成片的楊柳桃樹掩映下,風景不是一般的美,今日李弘節說起此事,王易也正好找到機會把他新的建議說出來。
“哦,此議不錯!”李弘節表示認同。
見李弘節沒反對,王易更是高興,也用馬鞭指著湖中,朗聲說道:“無樓不成景,在下覺得在幾條長堤盡頭,及堤上較寬之處,修建一些亭臺樓閣,不但可以為遊人添一些避風遮陽的地方,也可以增添不少的景緻,因此在疏浚完工之時,也建議李刺史考慮一下建一些樓閣…”
湖邊自然不能少這些亭臺樓閣,不然再好的風景地也會少一些韻味,也少了可以讓人休息的場所,這些事自然要考慮到,王易原本還想建議李弘節可以順便修建一些私家別院,不過想想又有點不太妥當,也就壓下沒說。
能住在錢塘湖邊是最讓人得意的事,王易在西湖邊的別院,已經修建完成,那是西湖北側一塊上佳的地方,也差不多就是後世時候岳墳以東那一塊地方,依山傍水,景色極佳,但在場的連李弘節都不知道,那個挺大的莊院是屬於他這個“小人物”的。
後世時候在西湖邊擁有一片別院不知是多少杭州人,甚至許多中國人夢寐以求的,那時的王易根本不敢去想,如今可以說不費吹灰之力就得到了,唯一感覺到可惜的是,現在的交通不太方便,從別院進城,有不少的路,騎馬都要小半個時辰,馬車的話時間要更久。
“晨陽此議甚是不錯,某覺得可以,省得以後再費什麼心思去建修,一會我們回去後,商議一下在何處修建一些亭臺樓閣,如何修建…”李弘節幾乎沒作考慮,馬上贊同了王易的提議…
第五十三章 占城稻種
包括李弘節、崔知年、周端、王易及一些鄉紳在內的一大群人在錢塘湖邊轉了一圈,評頭論足了大半天后,又回到刺史府內商議了一會,經過一番可以算是比較激烈的爭論,最後商定長堤和小島上的亭臺樓榭等建築需要修建的數量及修築方式。
因世道尚貧,修建這些亭臺樓榭不可能很奢華,要講究避風避雨之實用,又能與周邊環境相匹配,還是要費一些神去考慮的,在定下方案後,李弘節也吩咐人將商定的結果繪下來,在堤和島修築完成後開始施工。
對這樣的結果王易很是滿意,他感覺錢塘湖的景緻大致都按照他的設計在規劃。
湖上幾座島的位置也差不多都是按王易所建議堆築,只是修建格式上稍稍與王易所提略有不同,最東側靠近杭州城方向那個島計劃修建最大,並有一條長堤從岸邊通到島上,方便遊人進出島。除此島外,另外還有三個島,兩個大,一個小一些,這是李弘節、周端等人及一些鄉紳根據王易的建議,按照錢塘湖的地形,還有民間的諸多傳說而如此決定的。
在商議結束後走出刺史府時,那些隨行的鄉紳對王易的才情大大褒獎了一番,說幸虧有王易這些提議,讓錢塘湖能添上這麼多的景緻,堤、島、亭臺樓閣,杭州的百姓都會記著王易的功績的。
眾鄉紳圍著玉樹臨風般非常有風姿的王易一個勁地稱讚,非常引人注目,街上的百姓也跟著圍上來湊熱鬧,一時間王易的事蹟再次從這些鄉紳的口中說出來,透過看熱鬧的百姓傳出去,最終會傳到街頭巷尾去,與王易其他軼事一樣,被坊間百姓熟知。
“二公子,想必再過幾日,您在杭州的名聲會更加的響亮了!”在王易樂顛顛地回到府中,和王復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