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夏國的體制,呂布已經和夏國的那些高層達成了一致的意見了。
最高統治者,也就是國君,由呂布任命。
但是,國家的權力,是掌握在議會手裡的,議會則是由各個封地之主組成的。
議會呢,掌握了立法權、司法權、行政權、軍權,是夏國的最高權力機構,而國君呢,也可以看成就是議長,負責管理議會。
議會之上,還有一個元老團,負責監督議會,對於議會的不合理決策,擁有否決權。
也就是說,國君雖然權力很大,可以制定各種決策,但是,要經過議會的表決透過了,才能生效,還要受元老團的監督,權力受到了限制。
目前,暫定的元老團成員,有皇甫嵩、朱儁、趙雲、高順、許褚、陳宮、郭嘉、王允、董昭,一共九個人。
夏國的高層,構建的這套體制,在他們看來,能很好地緩和相權和皇權的矛盾,做好權力分配,有利於長治久安。
其實,就是夏國的高層,希望皇權能受到約束,權力小一些,而相權大一些,方便對國家進行管理。
在他們看來,國君就是個議會召集人的角色,定期召開議會,討論議員提出的議案,然後宣佈議案透過或者不透過。
除此之外,國君就不需要做什麼了,怎麼治理國家,不需要國君的操心,自有各個部門的大臣們,在議會的領導下,做好各自該做的事,國家自然就治理好了。
夏國高層的心思,也沒瞞著呂布,所以,呂布很清楚他們是怎麼想的,但是,呂布也不反對這套體制,而是選擇了同意。
對於這套體制,呂布還是比較滿意的,國君、議會、元老團,三者各司其職,互相監督,互相約束,形成一個比較合理的體制。
呂布也不想建立一個皇權無限大的國家,這種體制,太依賴皇帝的個人能力了,在呂布看來,不是長久之計,誰也不敢保證,國家每一任的皇帝,都是個英明神武的皇帝。
也是因為這套體制,朱儁才敢說,夏國那邊,並不在乎國君是誰,因為國君的權力也是有限的,更多的權力,是掌握在議會和元老團的手裡。
“要不要讓玲綺去夏國擔任國君,乾脆就等到夏國議會組建完成之後,召開一次全體會議,來決定吧。不過,有一點,我希望大家明白,玲綺擔任了國君,那麼,袁公路那邊的地盤,也是會併入夏國的。”
“但是呢,那邊的地盤,可不全是袁公路的,他那邊也是分封制,會帶著許多封地之主一起過來的。那些封地之主,既有袁公路麾下的文官武將,也有許多大漢的世家。也就是說,到了那時候,夏國雖然是變大了,但是,成分也變得更復雜了。”呂布向大家說道。
“這個倒是沒關係,只要他們也服從我們的體制,在我們的體制內行事,就不會有問題。如果有人不服從我們的體制,就把他們踢出去就是了。”皇甫嵩無所謂地說道。
“夏國國君這件事,就先這樣定下來吧。還有,劉玄德稱帝的事,等有了確切的訊息之後,我們再看形勢來應對吧。”呂布最後,給這兩件事定了調子,暫時放到一邊去了。
“大家散了吧,好好休息。我去找找文若,打聽一下情況。”呂布琢磨著,荀彧一直在洛陽,也許會掌握更多的資訊,找他商量一下。
“主公,我也去,去見見老師。”諸葛亮說道。
諸葛亮這麼一說,龐統、法正、司馬懿也喊著要一起去,荀彧可是他們正經拜過師的老師,到了洛陽,自然要登門拜見。
呂布一尋思,說道:“得了,乾脆,我們都去吧,中午就去文若那邊蹭一頓午飯。”
這時候,臨近中午了,過去正好是午飯的點。
出門的時候,呂布特地去隔壁丁原